“双麻酥”传承人袁玉明——忠于热爱 传承文化

“我们一直都是做的传统中式糕点,未来会在产品健康、美学等方面做些尝试,但口味还是会延续。毕竟传承有时候就是延续,流行会循环,文化需要传承。”面对我们的提问,袁玉明说。

袁玉明是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麻酥”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四级肢体残疾。采访前,袁玉明通过他的侄女转告我们,“他没有什么文化,说不出来更多的道理。”但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老人,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诠释了他对传统中式糕点的热爱。

1965年,袁玉明出生于青白江区城厢镇的一个面粉厂工人家庭,父母的熏陶加之那个年代贫乏的物质生活,年幼的袁玉明对中式糕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4年,袁玉明进入城厢供销社食品厂学习糕点制作技艺,师傅的倾心传授加苦学,很快他就掌握了制作精髓,随后又进入成都著名的耀华食品厂深造。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90年代初因体制改革的需要食品厂被关闭,不忍心看着传统技艺失传,袁玉明决定自己创业。夫妻俩晚上在家做糕点,白天袁玉明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创业初期的难度超出了想象,“白天挑多少出去,晚上基本就挑多少回来。”袁玉明无奈苦笑。尽管没人买,每天他仍执着坚持,同时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双麻酥”的原型是“黄石港饼”,明末清初大量湖北人迁入成都,将湖北特色小吃“港饼”的制作技术也带到了四川。传统“港饼”主要由芝麻、冰糖、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原料组成,结合四川人的口味习惯,袁玉明将馅料调整为:芝麻、花生、肉丁、花椒等,烘烤的过程中各味融合,咸甜酥麻,香气四溢。因入口有麻味,饼皮有芝麻,遂改名为“双麻酥”。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点心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镇上以及周边的小卖部争相带货。火爆的销售,让袁玉明一个人难以应对,于是动员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来帮忙,可中式糕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学,大批不合格产品被商家退回,袁玉明陷入了苦恼。反复衡量后,袁玉明找到烘焙设备生产厂家,但人家并不愿意为了一个家庭作坊改良设备。袁玉明软磨硬泡每天雷打不动地出现在设备生产厂家负责人办公室,人家不理他,他就站在门口趁人家出来倒水、上厕所的机会跟人家沟通。负责人被他的执着所感动,答应修改设备。经过改良后的设备终于可以做出熟练师傅部分技术的效果,为后来的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多年的沉淀,“双麻酥”在青白江站稳了脚跟。一次,侄女从成都带回来的包装吸引了袁玉明的兴趣。何不将产品的纸包装换成这种方便易保存的包装?尽管遭到了大家的反对,但他力排众议,很快新颖便捷的包装铺到了每个小卖部,实现了“双麻酥”远距离运输、网店销售的可能性。

2007年袁玉明办了生产许可证、建起了标准化厂房,走出了家庭作坊。2016年注册了“园么么双麻酥”商标,有了“身份”走出街巷,进入超市。

面对近年来“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新中式品牌抢占传统中式品牌份额的新形势,袁玉明坦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坚信一点点的做出努力,做好眼前人眼前事,成就自然而然”。

如今的“双麻酥”已成为当地人的记忆,四川的饮食文化名片。正如淘宝网友的留言:“对于四川人来说味道不摆了,果断下单”“小时候的味道”......长长的留言是对袁玉明的最好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