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領袖圓桌會議:共建青年合作發展新平台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18-10-15

  如何為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如何加強大灣區各地青年之間的認知、交流?……“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領袖圓桌會議”14日在澳門舉行,來自大灣區“9+2”各市青年領袖分別進行主題發言,共同為促進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提出真知灼見。

  作為澳門特區政府主辦的“奮鬥青春、放飛夢想——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領袖圓桌會議”以“共建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新平台”為主題,為澳門青年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搭建平台,支持大灣區青年之間增進交流、促進合作、共商發展。圓桌會議邀請了來自大灣區內各兄弟城市的230多位青年代表出席。

  在主題發言階段,大灣區“9+2”各市青年代表從各自地域特色出發,各抒己見。

  澳門青年代表莫志偉表示,各地社團應協助政府,為青年融入大灣區營造更有利的社會氣氛和條件,並用好現有平台,在原有的良好基礎上,加強更有效精準的合作。

  香港青年代表霍啟剛認為,大灣區這一概念最根本的是區內人民對灣區的互相了解、對灣區的歸屬感,而在教育、認知、交流上,各界還有很多工作要“深做細做”。

  廣州市青年代表黃山希望,大灣區能設立常態化的青年交流組織秘書處,各地大專院校應設立中短期課程,讓三地民眾學習各自的文化與法律制度。

  珠海市青年代表賈凡説,青年人應更好地發揮香港的金融、人才資源,澳門的旅遊、文化資源,內地的人才、科創和市場資源,並將優勢資源效用最大化。

  會上,22位青年代表還針對年輕人在大灣區建設尋找定位、在大灣區創新創業及就業、“9+2”城市如何為青年創造發展條件,以及加強粵港澳三方對接聯繫等議題作了深入熱烈的交流互動。

  在兩場嘉賓觀點分享中,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表示,大灣區的規劃能為青年創造共同的工作和生活空間,是原有“9+2”上的新突破,對於港澳而言,有助解決過往存在的局限性,為青年提供更大的機遇及找到自己的大舞台。

  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説,建設大灣區需要讓青年有獲得感、幸福感,建議打造“宜居、宜行、宜業、宜游、宜樂”的灣區,並建設大灣區的科技創新中心。

  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在總結發言時説,青年在大灣區建設中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大灣區建設給他們帶來許多新機遇,青年也應通過自己的成長和成功去成就大灣區的建設。(記者 郭鑫)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9971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