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融入灣區提升優勢 彌補本港創科短板

來源: 文匯報          發布時間: 2018-10-18

  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2018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本港較去年跌一級排名第7,亞太排名第3,僅次於新加坡及日本。細分指標反映本港在環境便利和市場方面表現突出,但在人力資源和創新生態上明顯遜色。本港面臨人口老化、産業單一等問題,在創新上一直落後區內先進地區。要克服這些短板,最大的機遇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善用區內城市“前研後制”的産業鏈分工提升優勢,將本港建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科技研發中心。

  最新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針對全球140個經濟體評分,指標主要分為4大方面,包括環境便利性、人力資源、市場及創新生態系統,並再細分12個支柱98個指標,評估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香港整體得分82.3分,在12個支柱當中,香港在其中4個都高踞第2位,包括基礎設施、 信息及通訊科技採用、金融系統及産品市場,但是在創新能力及勞工市場效率表現則明顯遜色。

  創新科技是近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着力發展的方向,世界經濟論壇還因應這種趨勢調整了今年的競爭力指標,更傾向前瞻性與創新性,其中創新生態由原來兩個指標增至四個,包括技術應用、潛在市場規模、商業動態性和創新能力。這種變化下,香港的短板顯得越發明顯。

  香港過往多年集中發展金融及地産,勞工市場缺乏高技術勞工,導致香港在創科方面一直處於弱勢。雖然特區政府近年已在創科發展上大力推動,包括在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留額外500億港元,從基建、科研合作、培育初創企業、推動産業發展等方面推動創科發展,,又為研發開支提供額外稅務扣減,以及於落馬洲河套區發展佔地87公頃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但要扭轉創科方面的落後現狀,非一時三刻可以做到。

  尤其要強調的,是報告所指香港的兩個短板,創新能力和勞工市場,實質上是互為影響、一體兩面的問題。恰恰是因為本地市場缺乏高技術勞動力,加上人口加速老化,既造成勞動市場效率下降、創新能力不足,也導致應用創新科技的市場細小。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正正為香港找到了解決這些困境的鑰匙,為香港的創科發展帶來不可多得的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近6900萬,經濟總值大約是15000億美元,是我國最富裕的地區。在大灣區內,多個城市擁有前沿創科企業和先進製造企業,例如深圳就匯聚了多家居全球前列的大型互聯網和金融科技企業。回看香港,有多間世界級大學,具備雄厚的科研實力,健全的司法和知識産權保護制度,高度國際化的特色,能夠吸引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由此觀之,大灣區有着完備的創新科技平台,在創新發展上已經具備相當能量。本港必須利用好這種“前研後制”的優勢,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分工合作,共同推進創新産業發展,讓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級的創新科技中心。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9974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