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個社團舉辦“優秀家庭”評選表彰活動

來源: 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 2018-11-15

  “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如果沒有他們,我今天根本不可能站在這裏。”近日在香港“優秀家庭”評選頒獎典禮上,獲獎家庭代表、21歲的大學生譚家奇向現場近3000位觀眾深情説道。

  譚家奇小時候患有自閉症,發病時行為難以控制。他的母親譚太太回憶,兒子兩歲多仍不會説話。當同齡小朋友忙着上興趣班,她兒子上的是治療班,學説話,學習與社會接觸。母親跟着一起上課,回家領兒子練習,對着鏡子練發音。孩子會發脾氣,掃走桌上所有物品,家裏的鏡子也打破了好幾塊,母親都以耐心對待。

  照顧兒子很辛苦,社會上異樣的目光更讓譚太太鬧心。“有時到公眾場所,可能當時的環境令兒子感到恐慌,就會大叫、亂跑、衝撞,別人以為缺家教,我知道真正原因,內心十分難受。”

  家人一直沒有放棄,不斷鼓勵家奇,帶他參與義工服務,讓他照顧一群更小的自閉症兒童,然後一點點改善。譚太太一直相信總會守得雲開見月明。她認為,自閉的“閉”字,“門”字裏面有個“才”,門並沒有關上,只要努力,假以時日,人才能走出來!

  父母悉心的關懷,讓譚家奇重燃鬥志,他花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攻讀。中學畢業時,他文憑考試取得佳績,隨後考上香港大學生物醫學系。他立志鑽研醫學,要幫助更多受困於同類疾病的人。他的獲獎感言是:“多點陪伴家人。”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家庭美德,促進社會和諧,香港多個社團首次以“優秀家庭”為主題舉辦評選表彰活動。香港的深圳社團總會、義工聯盟、廣東社團總會、福建社團聯會、廣西社團聯會、海南社團總會、滬港經濟發展協會等聯合主辦,經過多輪評審及網絡投票,産生118個優秀家庭。

  頒獎典禮上,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何靖、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趙建凱等為獲獎家庭頒獎。活動籌委會主席李華表示,評選活動以“家庭”為核心,希望能夠從“家”出發,影響更廣泛的社會人群。香港義工聯盟主席譚錦球説,優秀家庭是社會前進的動力,這些獲獎家庭很好地展現了優良的家風,以及熱心公益與愛國愛港的精神。

  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署理局長陳積志在致辭時表示,現代社會環境複雜,生活節奏快,家庭對個人成長十分重要,家人的支持會給予家庭成員無窮動力。這項活動通過表揚相親相愛的模範家庭,也提醒忙碌的香港人好好“守護家庭”,值得嘉許。

  堅守、擔當,重言傳、重身教,無私付出、感恩回饋,是這些獲獎家庭的共同點。

  48歲的何少蘭有兩個兒子,一個患有過度活躍症,一個患有自閉症及輕度智障。她含辛茹苦,盡一切努力把兩兄弟撫養成人,教育他們在哪跌倒,就在哪再站起來,一直包容、鼓勵、陪伴和支持,用母愛撐起一個家。功夫不負有心人,兒子參加國際特殊奧運會,拿到金牌。何少蘭説:“只要堅持不放棄,一定有出路!”

  阮國良、曾玉嬋家庭,用行動告訴孩子天道酬勤的意義。孩子們記得小時候的情景,母親做三份兼職,每天早上出門帶三個菠蘿包,以為媽媽就愛吃麵包,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母親的早午晚三餐。父母用心栽培子女,一兒一女以好成績考取大學並出國深造。這家人的獲獎感言是:“以身作則,以生命影響生命。”

  鄧吐鳳家庭三代同堂,其樂融融。尤其鄧吐鳳長期親力親為照顧老人,並養育8個子女,成為醫生、會計師、藥劑師、社工、護士、教師。

  唐國蓮女士一面照顧家庭,一面為事業打拼,她起早貪黑,有問題自己解決,有煩惱自己消化,“先做人後做事”,如今子女成長成才,是她最大的驕傲。

  該活動選出金、銀、銅獎得主,並從培育英才、社會公益、溫馨和睦、善行孝親及堅毅厚德5個方面,評選出118個優秀家庭。主辦者在設置獎項時,力圖挖掘中華傳統優秀家風中蘊含的思想觀念和人文精神。籌委會表示,這不僅是評選和嘉獎,也是向社會中千千萬萬個家庭致敬,向日復一日辛勞奉獻的“你我他”致敬。

  “家傳身教,孝悌可風”“長幼親睦,天倫諧樂”……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紛紛為該活動題詞表達心願。在頒獎現場伊利沙伯體育館,不少市民代表扶老攜幼而來,場面溫馨。有94歲老人登台領獎,有歌星唱起了感恩父母的粵語歌《真的愛你》,“春風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顧無言地送贈。是你溫馨的目光,教我堅毅望着前路,叮囑我跌倒不應放棄!”許多人眼眶濕了。

  評選過程中,各社團通過自己的平台收集、推薦,十分踴躍。他們表示,平時各社團內就傳頌着許多模範家庭的事例,希望繼續舉辦這類活動,喚起社會各界對家庭倫理與親情的重視,進而共建溫馨和睦的社會。活動評選委員蕭莫靜璇説:“家內有親,則成家人;家外有國,則成國家。願我們每個人都懷着純粹的初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家人,讓家成為更好的港灣……”(記者 連錦添)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9995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