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翔玲:讓家鄉變得和香港一樣好

來源: 紫荊          發布時間: 2018-12-05

  1979年7月,中國頒佈了第一部利用外資的法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當一眾外國企業還在觀望時,泰籍華人謝國民果斷在深圳投資1,500萬美元,設立了改革開放後深圳首家外商獨資企業——正大康地有限公司,營業執照編號為“0001”。此時,少女時期的鄭翔玲還生活在信息相對閉塞的陜西。

  之後,正大集團1980年代又先後拿到了珠海、汕頭的“0001號”外商營業執照,在中國內地陸續建立了約100家飼料廠,並將産業從農牧業延伸到食品、房地産、醫藥、零售、金融等眾多領域。這一時期,鄭翔玲第一次體驗了深圳經濟特區、香港與北方內陸地區的巨大差異,驚異嚮往之餘,想着“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家鄉發展得像深圳、甚至像香港那樣”。

  1992年,鄭翔玲與謝國民的侄兒謝炳結婚後定居香港,從此與正大集團、與謝氏家族一起,將香港的經驗帶到內地,看着內地與香港的差距一天天縮小。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身兼正大制藥集團總裁、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等職的鄭翔玲接受本刊記者專訪,講述了這些年令人感慨的經歷。

  經濟特區初體驗

  記者:1980年代,您在北京工作。什麼時候第一次去南方?當時對南方的經濟特區有什麼印象?

  鄭翔玲:1985年我第一次去深圳出差。對深圳的第一印像是:土地是紅色的,下完雨以後流淌着紅色泥水,跟我老家陜西的黃土地很不一樣;滿地都是摩托車,路面也很不平;但到處都是花,尤其是杜鵑花,美得讓人印象深刻。

  深圳的酒店裏有酒店專供的小塊香皂、獨立包裝的牙刷、牙膏、棉簽、化粧棉,我都是第一次見到,喜歡得不得了,捨不得用,一小塊香皂用好幾天,剩下的全部帶回去送給朋友,朋友們得了這些禮物也都很稀罕、很開心。要知道,那時候北方人民用的還是那種一大塊、既用來洗衣服、又用來洗臉洗手的很粗糙的肥皂。深圳的菜市場裏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菜,好多我見都沒見過,更別説吃了。當時的感覺是,深圳的世界怎麼這麼富有,深圳人民太幸福了,我羨慕得不行。後來幾乎每年都來一趟深圳,眼看着深圳的高樓一棟一棟拔地而起。

  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一次,我和同事們去了沙頭角中英街,那兒物品豐富、井井有序,在我們眼裏簡直就是物質天堂。我們在金店買黃金項鏈,在街邊攤買T恤和裙子,裙子只要幾塊錢一條,顏色、花樣、質量都非常好,我買了好多回去送朋友。能跨過中英街的那條界線,大家的心情既緊張又激動,有人故意在界線兩側跳來跳去,非常興奮。我當時就在想,什麼時候北京人民、我家鄉的人民也能用上這些物美價廉的東西呢?

  記者:還記得第一次來香港的情形嗎?

  鄭翔玲:我第一次來香港是在1989年。SOGO(崇光百貨)當然是必去之地,那時SOGO賣很多日本商品,瓷器、衣服之類,種類豐富、精緻漂亮,商場裏燈光明亮、擺設整齊、管理得井井有條,這樣的景象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其實80年代北京也有建國飯店、友誼商店了,在當時看來建築是高大上的,不過裏面的貨品並不多,有一些小電器之類的,品種少而且很貴,我們只能買得起方便麵。我記得那時候的台灣牛肉麵要幾塊錢一杯,特香特好吃,我買一杯方便麵回到單位,衝入開水,一路走一路打開蓋子,香味散發得滿走廊都是,大家都被吸引出來,每人嘗幾根,一杯麵轉眼就沒了。

  當年雖然物品緊缺,但人們都心懷美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追求什麼。包括我在內,大多數人都是想着,我應該怎麼努力、怎麼才能出趟國、才能有外匯券、才能實現我家的“四個現代化”,大家的心態都是非常積極的。

  “0001號”正大集團把國際經驗帶到內地

  記者: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內地和香港、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逐步縮小,這其中,外資企業發揮了很大作用。正大集團是外商投資中國的典範之一,當年正大集團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鄭翔玲:外資企業給中國內地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和技術,最重要的還有國際經驗。改革開放後,正大集團在深圳註冊成立了中國首家外資企業。先説註冊,當時內地對企業註冊有種種嚴格的限制,跟國際上通用的做法難以接軌,很多新的方式和做法都是正大首先提出來並説服了相關部門的。像董事會、總裁、監事會、理事會等等,這些公司架構的名字和模式,也是正大最早帶到內地的,那時候大家對這些概念都覺得很新鮮。

  再説技術。正大集團進入內地時,打出的口號是“一個人養一萬隻雞”,這對當時的農民來説根本連想都不敢想。要實現這個目標,要靠標準化的雞棚、專業的服務(比如疫苗)、最好的飼料和雞種。與正大合作,農民只需要做養雞這一個環節,而正大則為他們提供飼料、雞種、疫苗、配送、銷售等一條龍服務。

  先進的管理理念是外資企業帶給中國的一筆更寶貴的財富。正大集團誕生至今快100年了,改革開放之後,它來中國開拓市場的同時,也把管理模型、標準、制度、法規等一系列先進的理念搬到中國。不僅僅在飼料和養殖行業,在零售業,正大也為中國培養了很多人才。比如易初蓮花超市剛到中國開店時,開業之前先給員工做6個月的培訓,花費了很多人力物力成本。新店開張不到2個月,員工就被競爭對手挖走了1/3,被挖走的員工到了新公司都成了領導層。對易初蓮花來説,這是損失,但對整個中國的連鎖零售行業,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今天中國的零售行業跟全球任何國家相比都不遜色,易初蓮花一家門店就有幾萬種商品,想想當初我們買一杯方便麵都稀罕得不得了,對比之下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改變有多麼大。

  記者:除了商業領域的成功,記得90年代正大集團贊助了《正大綜藝》節目,在內地風靡一時。

  鄭翔玲:1989年正大集團出資,與上海電視台合作成立了正大綜藝公司,《正大綜藝》節目是1990年正式開播的,當年非常受歡迎,每周末播出時,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也不算太過分。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正大綜藝》裏有一個節目環節,是用知識問答的形式來介紹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節目這麼受歡迎,其實也反映了當時中國人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渴望。當年正大綜藝引進的很多美國片被剪掉了不少內容,就算這樣,大家還是很愛看。其實,娛樂節目也像食品一樣,當年能得到一點點大家就很開心了,而今天都過剩、爆棚了,這也從一個方面體現了社會的進步。

  港區政協委員的貢獻不是偶然的

  記者:您在今年4月成為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在此之前,您已經擔任了20年政協委員了。這些年來,您的委員工作內容主要有哪些?

  鄭翔玲:我從1997年開始任陜西省政協常委,至今已經連續五屆了。説實話,剛開始我對所謂的“委員”的職責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要怎麼為國家、為香港作貢獻。我的家鄉在陜西省綏德縣吉鎮,兒時的生活雖然很艱苦,但回憶非常甜蜜,所以我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怎麼幫助家鄉的人。90年代,我的家鄉還有不少人吃不上肉,吃白米白麵都困難。我就設立了一個敬老基金,資助綏德縣的孤寡老人、吉鎮所有70歲以上的老人,每到中秋給他們送月餅,過年給他們送肉、米、面、糖、衣服……連續送了好多年。前些年,隨着家鄉經濟情況好轉、社會保障提高,物質方面老人們什麼都不缺了,我又給他們建了一座老年娛樂活動中心。可能因為我幫助了很多老人,就被選上政協委員了吧。

  以前參加家鄉的政協委員會議,大家關心比較多的是物質方面的東西;而現在,他們最愛問的是關於外面的大環境、大趨勢,還會根據你的專業和所在行業,做一些很深入的探討。

  記者:港區政協委員的地位和作用,近年來是否也有所改變?

  鄭翔玲:祖國有今天,離不開香港。香港有今天,更離不開祖國。內地改革開放,最早去投資的是港商,這些港商大多還有另外的身份:不是人大代表就是全國或各省的政協委員。因此,港區政協委員其實就是改革開放的實踐者、貢獻者,也是得益者。

  改革開放至今,內地和香港之間技術和管理的交流沒有停止過。國家所需,香港所長,能當委員的,一定是對某個省、某個市作出貢獻或引領、作出榜樣的人,各個都有專業技術、有管理水平。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從2006年1000名左右委員發展到今天2922名委員(榮退的和現任的加起來),遍佈45個省市。

  香港很多政協委員是家中幾代人都在當,從爺爺到爸爸、到兒子、再到孫子,代代相傳。他們的貢獻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愛國愛港之情。(記者 羅影)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0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