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進入“深度協同時刻”爆發新動能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19-01-11

  世界經濟版圖,一個新亮點愈加凸顯。

  這是新時代的“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以“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粵港澳加大協同力度,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推動要素聯動流動。南海之濱,掀起科技協同創新熱潮。

  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正在磨礪科創能力,為全球經濟增添新動能。

  粵港澳科技協同創新熱潮涌動

  擁有國際一流大學及全國高等院校170多所;擁有40余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以及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産業基礎雄厚,電子通信、互聯網、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發展迅猛,集聚華為、騰訊等一批領先世界的創新型企業……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高端創新資源的“家底”清單。然而,和世界三大灣區相比,科技創新質量和效率仍存差距。

  突破口在於科技協同創新。

  幾個月前,粵港保護知識産權合作專責小組在廣州召開會議,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合作新機制,目標直指粵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體制鴻溝”。

  12月19日,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等粵港澳20多所高校,組建粵港澳空間科學與技術聯盟、粵港澳海洋科技創新聯盟;11月8日,中科院與香港特區簽署備忘錄,在香港打造“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及“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科技創新平台”;8月31日,香港、澳門與廣東等地70余家企業、科研院所,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産業創新聯盟”……

  此外,大灣區知識産權聯盟、大灣區半導體産業聯盟、大灣區區塊鏈聯盟、大灣區生物醫藥促進會……一個又一個合作載體如雨後春筍般誕生。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不管是體制機制創新,還是各種聯盟平台的建立,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創新要素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自由流動。

  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關鍵要素加速流轉,意味着粵港澳大灣區正進入深度協同創新的嶄新時期。

  釋放新動能催生世界級産業集群

  要素聯動流動,像一根神奇的“魔術棒”,讓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資源産生聚合反應,釋放澎湃動能,催生世界級産業集群。

  從香港科技大學來到深圳創業,再到稱霸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大疆科技創造了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聯動流動的經典範例。

  類似例子,呈幾何級數增長:HPV檢測領先世界的廣州凱普生物公司,母公司是香港企業;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在東莞參與發起成立了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産業基地……

  灣區要素流動,推動珠三角産業集群通過全球化整合嵌入全球産業分工,構建全球價值鏈。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創辦的百濟神州公司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合作的生物藥項目,2017年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破土動工,帶動一批重大生物醫藥産業項目聚集。中新廣州知識城開發辦主任譚明鶴説,中新廣州知識城已初步構建起“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為主導,高附加值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産業結構,正在打造千億級産業集群。

  即便在基礎相對較弱的珠海,要素流動也在迅速激發創新資源的聚合反應。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張雲飛創辦雲洲智能公司,推出世界第一艘環保無人船産品、國內第一艘測量無人艇産品等,成為科技界“網紅”。

  珠海市副市長蘆曉鳳説,類似例子不少,珠海長園共創公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建設“電力傳感器實驗室”,安潤普科技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共建“大灣區智能穿戴創新中心”……

  “珠海要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説。

  港澳科研資源,聚合珠三角製造業基礎和廣闊市場,正在釋放澎湃的發展動力。

  科技創新走廊從廣深延伸港澳

  打開地圖,一條從廣州途經東莞到深圳的科技創新走廊,如今延伸至香港、澳門,標誌着要素流動正在尋求在粵港澳大灣區全境打通,這裏是世界夜景衛星圖燈光最璀璨的區域之一。

  在位於這條創新走廊北部頂端的廣州開發區,留美博士袁玉宇有一種“超現實的爆發感”:他回國創辦的邁普公司,迅速成長為一家全球生物3D打印領導者名單的企業。

  袁玉宇的爆發感,準確界定了“灣頂明珠”廣州開發區的近年發展態勢:重點打造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魚珠CBD四大戰略創新平台,形成四片聯動,一條世界級高端産業軸線日益清晰。

  沿走廊南下,就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另一個重要節點——東莞松山湖。這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城市,正從香港等地科研成果轉化“試驗場”向科技創新“策源地”,發生驚人的蛻變。

  一路向南。深圳和香港攜手高歌猛進,邁向全球創新引領區。今年7月,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和美國康奈爾大學等機構發布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 深圳—香港地區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二名。

  深港之外,澳門、珠海聯動互通,創新互補不斷加強。

  隨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加快布局建設,一條融研發、轉化、製造於一體的創新通道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快速打通,新技術、新思維迅速跨界融合。

  這條媲美美國“128公路”的創新走廊,正以要素的流動聚合重構創新生態,賦能未來。(記者 蔡國兆、劉大江、劉宏宇)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3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