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平:政府工作報告的香港視角

來源: 大公報          發布時間: 2019-03-08

  全國政協委員、中聯辦副主任楊建平説,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以清晰的思路、務實的舉措和樸實的文風,令人印象深刻、深受鼓舞。他粗略概括出“五個體現”。一是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減稅降費及一系列惠民生的具體措施,含金量很高。二是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動力。三是體現了強烈的防風險意識,直面問題,正視風險,並有針對性地應對。四是體現了對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係的準確把握,突出表現在把就業優先納入宏觀政策取向,明確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五是體現了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的信心和定力,強調“凝心聚力辦好自己的事”,強調“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這與鄧小平先生所講,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關鍵還是把我們自己的事情搞好”的經典論述是一以貫之的,是最根本的大思路。

   共建“一帶一路”一齊“走出去”

  楊建平表示,報告中與香港有關的內容,講得最多的當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了,這也是廣大香港同胞最關心的。從中共十九大報告,到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到這次報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被列為國家七大區域發展戰略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大灣區戰略為香港提供了新的、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這已是香港社會的共識。40年前,內地實行改革開放,也為香港提供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所不同的是,那一次的明顯特徵是香港支援內地,把資金、訂單、技術和管理經驗“引進來”,成為內地發展的引擎。這次的歷史性機遇更注重大灣區範圍內的區域合作,協同發展,灣區內9+2共11個城市都有各自的基礎和優勢,要形成互補效應,合作共贏,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灣區。有鋻於此,報告中講,“支持港澳抓住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更好發揮自身優勢,全面深化與內地互利合作。”“重大機遇”、“自身優勢”、“互利合作”,正是大灣區建設具有指導意義的三個關鍵詞。如果再前瞻,共建“一帶一路”則是香港與內地企業一齊“走出去”,共同開拓國際市場,那就是香港與內地攜手前進的更高境界了。這種一階又一階的遞進,生動地揭示了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祖國內地同發展共進步的歷史軌跡和時代脈動。

  楊建平指出,其實不止大灣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許多改革開放發展的政策措施,都與香港有或多或少的關聯,有些是香港新的商機,有些是香港可以助力推動的領域,有些是港人可以享受的優惠。只要香港工商專業界和廣大青年有足夠的胸懷和眼界,就一定能夠在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左右逢源,大有可為。

  楊建平説,香港曾經為國家的改革開放作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會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對此予以充分肯定。有一點毋庸置疑,國家在今年乃至今後改革開放和發展的進程中,仍然會充分重視和借鑒香港的經驗。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打造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稅制簡化,推進新型城鎮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保障基本醫療衞生服務,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政策,等等,香港都有成熟的做法,值得內地學習。香港在這些方面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説,不亞於以往向內地投資所作的貢獻,而這個與內地交流的過程,本身也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題中應有之義。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7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