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乘坐汕港高鐵的旅客在汕頭站進站口領取紀念明信片。南方日報記者 張偉煒 攝
「早上肇慶出發,中午香港飲茶。歡迎香港朋友來肇慶游山玩水、創新創業。」肇慶至香港高鐵於7月10日開通後,兩地「距離」將縮短至1小時20分鐘,肇慶市政協香港聯絡處主席陳永輝便敏銳捕捉到,腹地廣闊、園區眾多的肇慶將成為大灣區的一個重要增長極,「香港科技企業可以在肇慶實現産業夢」。
7月10日,全國鐵路開始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暨暑期運行圖,新投用一批復興號動車組,廣東省內增加四個車站可乘坐高鐵去香港,河源首次開通了直達廣深的城際列車,南寧至廣州等區間運行時間大幅度壓縮……軌道交通效率不斷提升,一張越來越密集、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帶來的是人口、産業和資金的快速流動,是協同發展效應的不斷增強。
一種新時尚:
搭上高鐵走遍大灣區
本次調圖,增開肇慶東至香港西九龍站的G6579次高鐵(途經三水南站、佛山西站)、汕頭至香港西九龍站的G6390次高鐵。新增加肇慶東站、三水南站、佛山西站和汕頭站辦理直通香港客運業務,也就是説,廣東省內增加了四個車站可以坐高鐵到香港。
G6579次高鐵從肇慶東站始發,開車時間為8:14,到達香港西九龍站的時間為10:14,運行時間2小時,全程二等座票價為238.5元。
G6390次高鐵從汕頭站始發,開車時間為17:59,到達香港西九龍站的時間為21:07,運行時間3小時8分鐘,二等座票價為192元。
10日上午,南方日報記者登上了從肇慶開往香港的首趟高鐵列車。G6579次高鐵為復興號列車組,二等座座椅間距約1.02米。列車上,來自肇慶的乘客鍾女士和溫先生告訴記者,十年前,他們坐大巴花了四個多小時的時間才到香港;如今,坐著高鐵只用兩個小時就能抵港,他們都很開心。兩位老人還用微信給家裡人做圖文直播,「大家都在給我們點讚」。
肇慶市奧威斯實驗小學副校長劉婷表示,很自豪能帶着自己的學生乘坐「首發車」,學生們能夠通過香港進一步拓寬自己的視野、增長見聞。希望以後借由高鐵,兩地交流能變得更多。
坐著高鐵去香港,成為越來越多廣東人的日常。
去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開通運營,當天從廣州南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站的首趟列車就幾乎滿座。據西九龍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統計,開通一個月,該站執勤民警共查驗出入境旅客逾160萬人次,單日最高查驗超8.1萬人次。從開始的「嘗鮮」熱潮、中秋節小長假,再到國慶節黃金周、春節黃金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客流量不斷創下新高。
「乘坐高鐵去香港將成為假期的一種『新時尚』。」廣鐵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同時,港鐵常務總監金澤培表示,加入內地高鐵網絡將拉近香港與內地的距離,增強溝通,實現互補發展。
此外,嶺南控股廣之旅粵港澳游總部副總經理李念陽介紹,廣深港高鐵開通後,粵港兩地時空距離大幅縮減,這將開啟香港旅遊的全新篇章。
一條新通道:
創新生産要素加速跑
鐵路的作用,還在於促進區域要素流動和産業轉移。
《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廣深港高鐵重要作用,促進粵港人員往來更加高效、便捷,支持在高鐵沿線和高鐵站周邊建設合作平台載體。
高鐵飛馳,在這些城市間搭建了一條大能力的鐵路客運通道,大大增強經濟協作和經貿交流,各種創新生産要素進一步加快自由流通,推動産業升級。以汕頭為例,汕港兩地實現高速互聯互通,汕頭重點産業將是受益者之一。據了解,上半年,汕頭支柱産業發展勢頭良好,機械裝備、紡織服裝、工藝玩具産業合計實現增加值佔規上工業的比重超過六成,現代金融、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等高端現代服務業也正呈現加快發展趨勢。兩地高鐵的開通,將為汕頭這些重點産業打通融入大灣區經濟圈的「快車道」。
年輕的創客陳世駿去年開始在港資企業——肇慶市中信盈騰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任職常務副總裁,每個星期要在大灣區幾個城市推進業務。「隨着肇慶與大灣區主要城市實現快速交通,來自大灣區主要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加速流動。最近一年來,公司業務實現快速增長。」陳世駿説。
「肇慶營商成本低,交通越來越便利,再加上生態環境優越和人文底蘊深厚,將吸引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來此創新創業。」港資企業美亞(肇慶)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培基説。今年初,他協助一位香港朋友在肇慶開辦創意設計公司,先進設計理念與本土文化相結合,産品市場反響良好。
一張新網絡:
輻射周邊區域協同發展
本次調圖帶來的另一個利好是,鐵路運行區間得到了更大優化,運輸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
7月10日起,河源火車站增開兩趟往深圳、廣州東站的始發城際列車,每天往返開行。這是河源第一次開行始發城際列車。這兩趟城際列車全程都只需兩個多小時,不僅極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而且進一步拉近了河源與廣深兩個一線城市的交通距離。
河源火車站站長譚湘濤説:「這是河源火車站開站以來首次開行始發城際列車,不僅將有利於改善河源市民的出行條件,還將拉近河源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距離,助力河源進一步融入大灣區建設。」此外,正在建設的贛深高鐵,有力帶動了河源的建築、製造、高新科技等産業發展,促進了多元城鎮空間體系的發展。
同樣在7月10日8:00,開往懷集方向的D7554次列車從深圳站開出,這是深圳火車站有史以來第一趟跨線動車。這對列車開行以後,市民往返深圳和肇慶懷集兩地將更加便捷。深圳火車站站長易劍波介紹,這對跨線動車將在促進大灣區各城市溝通交流和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這對跨線動車的南端起點是深圳火車站,深圳火車站毗鄰中國「第一口岸」——羅湖口岸,輻射範圍涵蓋深圳和香港兩個灣區核心引擎,北端終點是肇慶市懷集縣。這對跨線動車以大灣區東南核心區域為起點,朝西北方向延伸,通達大灣區另一個核心引擎——廣州的中心市區,貫穿深圳、廣州、東莞、佛山、肇慶等5大城市,將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各城市之間的溝通交流,拓寬將發展動能輸向西北部的通道。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依託於灣區內各城市、地區自身高質量的發展,更有賴於各城市地區之間彼此合作、相互促進格局的形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