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首 頁
機構概況
重要新聞
兩地交流
經貿往來
粵港合作
涉台事務
青年學生之友
認識祖國
法律法規
服務指南
歷史資料
首頁 >> 歷史資料 >> 周俊明

日期:2006-08-15
尊敬的主席團各位成員,
各位委員,
各位朋友:

  今天,非常高興應邀出席香港工商界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7周年籌備委員會會議,與工商界朋友一道共商盛事。每年國慶節來臨之際,工商界籌委會全體同仁都聚首一堂,為籌劃慶祝偉大祖國的生日獻計出力,這充分顯示出了香港廣大工商界朋友的濃濃民族情、拳拳愛國心。在此,我謹代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委員、各位朋友為香港繁榮穩定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大家為“一國兩制”偉大事業所作出的貢獻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7年來,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把一個四分五裂、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建設成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新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28年來,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一切都令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偉大祖國取得的輝煌成就而感到由衷自豪,為偉大祖國展現出的嶄新面貌而感到無比驕傲。

  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扎實推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順利實現了“十五”計劃提出的奮鬥目標,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長足進步。今年年初,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對今後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繪製了新的宏偉藍圖。按照這個藍圖,五年後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將比2000年翻一番,超過26萬億元人民幣,人均超過2400美元,綜合國力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將大大增強。經過“十一五”的發展,偉大祖國必將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生活必將更加幸福美好,我們的社會必將更加民主和諧。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從上半年實踐可見: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國民生活質素不斷提高。上半年經濟增長達10.9%,繼續保持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長率超過9%的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蹟。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9.8%。與此同時,1—6月財政增收361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8107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8.9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實際增長了11.9%;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回落,繼續保持低通脹態勢;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00萬人,完成全年目標67%;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漲幅回落3.3個百分點。

  ——結構調整邁出新的步伐,城鄉之間、經濟社會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顯現了一些積極態勢。企業自主創新取得進展,新産品産值增長28.5%;一些附加值高的行業如機械、電子增速加快,分別同比加快7個和6.5個百分點;水泥、電解鋁、煉焦等産能過剩行業的投資開始有所下降。一些重要産業的集中度有所提高,淘汰了一批污染嚴重、技術落後的生産企業。全社會更加重視節約土地、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逐步成為社會共識。

  ——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自從去年中央召開了全國農村工作會議以來,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政策措施。中央財政和國債建設資金用於“三農”的投入達到3328億元。今年在全國徹底取消了農業稅,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進一步調動,夏糧連續第三年獲得豐收,總産量達1138億公斤,增産74億公斤。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開始運行,西部地區4880萬農村學生全部享受了免學雜費政策。全國有3.7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

  ——各項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國有獨資企業和壟斷企業的改革力度加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改革穩步推進,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推進;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相繼出台;建立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適當補貼的機制;陸續出台了在固定資産投資、房地産開發、科學技術發展等方面的改革配套措施;統一企業稅制已提上日程,分配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公務員法》開始實施,政府管理體制改革逐步深化。

  各位委員、各位朋友,祖國內地與香港唇齒相依。香港為祖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國家良好的發展大勢,也為香港的繁榮穩定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回歸九年來,香港保持了繁榮、穩定、發展的局面,香港同胞和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越來越有信心,香港正邁向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首先,在“一國”之內“兩制”和諧共存,“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實。香港同胞享有比港英時期更為廣泛的民主權利,在香港經濟社會發展中形成了共識,為“一國兩制”事業的推進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香港與內地關係更加密切。中央政府採取多項舉措支持香港克服亞洲金融危機和SARS疫情等困難。2003年以來,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簽訂並實施“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開放並逐步擴大內地居民以“個人游”方式赴香港旅遊,推進粵港、滬港、京港和泛珠三角“9+2”等區域合作,允許香港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等等,有效促進了香港經濟的全面復蘇,兩地交流合作不斷向深層次、寬領域發展。國家“十一五”規劃再次重申,繼續支持香港保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等地位。截至2006年4月,內地吸收香港直接投資的企業累計達26萬家,實際利用資金2650億美元,分別佔內地累計總數的45.7%和41.3%。香港是內地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從1985年起,內地取代美國成為香港第一大貿易夥伴。2005年,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總值22500億港元,其中45%出口內地。

  第三,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對外聯繫不斷增強。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已獲得世界136個國家和地區給予免簽證入境的待遇,遠超過“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免簽證國家數。香港繼續保持着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銀行有四分之三在香港營業,香港的股票市場按市值計算在亞洲排名第二。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和辦事處的跨國公司數目超過亞太區其它城市。香港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香港連續十二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吸引外資排名世界第七,城市綜合競爭力名列前茅。

  第四,特區政府強政勵治初見成效,香港經濟社會呈現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處於回歸以來的最好水平。2005年GDP創下1.38萬億港元的新高,增長率達到7.3%。持續7年的財政赤字劃上了句號,本地生産總值、對外貿易、外來投資、外匯儲備、就業情況、股票市場、物業市場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前不久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調高香港長期信用評級為AA,這是標普歷來給予香港的最高評級,證明香港的財政狀況改善及經濟基本因素穩健,並逐漸向英、美、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看齊。

  但是,香港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如何確定香港在世界經濟調整格局中的位置,解決香港經濟轉型期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如何以民意為基礎,使香港的政制發展更加穩健成熟,使香港社會更加穩定和諧;如何更有效地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實現“強政勵治、締造和諧、福為民開”的施政理念等,需要香港各界特別是工商界人士積極以堅持不懈的精神加以推動和解決。

  近年來,中央領導多次寄語香港,一要抓住機遇謀發展,二要包容共濟促和諧。前不久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香港就進一步加強內地與港澳的經貿合作提出四點意見: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拓寬領域,提升層次;加強協調,完善機制;優勢互補,實現共贏。上個月21日高祀仁主任在香港同胞慶祝國慶57周年籌委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思考香港未來發展的三個問題:一是國家的快速發展給香港帶來了什麼;二是中央對香港的期望是什麼;三是香港未來的發展路向是什麼。這既表明中央對香港寄予殷切的厚望,同時也給香港同胞為了自身福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借此機會,我談幾點感想和建議,與大家共勉。

  一是善用機遇,促進香港經濟再創輝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是解決香港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之策,也是凝聚香港人心的關鍵所在。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面臨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十一五”規劃不僅為內地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也為香港工商界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目前,香港經濟總體向好,但強勁的經濟復蘇並沒有完全轉化為推動經濟轉型的動力,經濟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希望香港工商界朋友抓住國家實施“十一五”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帶來的巨大商機,把注意力集中到經濟民生上來,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影響力,充分利用CEPA和粵港、京港、滬港、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關係,努力挖掘香港的內在發展動力,擴大與內地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方位拓展香港的經濟腹地,共同維護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地位。特區政府下月將舉辦“十一五”規劃與香港論壇,進一步探討內地與香港的合作發展,這是乘勢而上的極好機遇。

  二是努力實踐“一國兩制”,積極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一國兩制”是前所未有的開創性偉大事業,是中國人民政治智慧的體現,也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保證。在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按照“一國兩制”方針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特區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是中央政府治國理政面臨的嶄新課題,也是香港特區面臨的嶄新課題。因此,無論是中央政府、特區政府,還是包括工商界在內的廣大香港同胞,都需要在“一國兩制”的具體實踐中積極探索、不斷前進,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努力。香港工商界是香港社會的基石和支柱,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在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中肩負着不可替代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希望在座各位努力團結香港廣大工商界朋友,繼續發揚愛國愛港的優良傳統,帶頭實踐“一國兩制”方針,帶頭維護基本法權威。希望香港各界共同努力,積極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國家利益、為港人福祉多作貢獻。

  三是努力構建包容共濟的和諧社會。香港是一個高度自由的多元社會,存在着各種利益差異和政治訴求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理性溝通、增進共識。香港回歸九年來的實踐經驗證明,經濟繁榮是社會發展的基礎;社會和諧是發展經濟的重要條件,也是循序漸進地擴大民主、推進政制發展的重要保證。希望各位朋友在愛國愛港的旗幟下,把握香港社會“求穩定、求和諧、求發展”的主流民意,以保繁榮、促和諧為已任,以維護香港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依歸,多做理順情緒、協調關係、化解矛盾、促進團結的工作,共同推進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為香港社會的穩定祥和與健康發展盡心盡責。

  各位委員、各位朋友,回顧過去,我們充滿自豪;把握現在,我們奮發進取;展望未來,我們信心倍增。讓我們團結一致,攜手並進,謀發展,促和諧,共同為“一國兩制”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國家領導人論香港
習近平會見梁振英2013-03-18
李克強會見梁振英2013-03-18
張德江會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訪京團2013-04-27
more...
 
中聯辦負責人講話
張曉明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2013-03-08
張曉明主任在中聯辦2013年新春酒會上的致辭2013-02-21
黃蘭發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會員周年大會2012-09-17
more...
 
 
視頻信息
   
 
     
   
 
     
 
專題專欄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 >>
抗震救災 >>
走進奧運 >>
關注十七大 >>
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 >>
more...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1302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