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首 頁
機構概況
重要新聞
兩地交流
經貿往來
粵港合作
涉台事務
青年學生之友
認識祖國
法律法規
服務指南
歷史資料
首頁 >> 首頁新聞

── 慶回歸前夕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彭清華答記者問
日期:2012-06-26

彭清華主任在慶回歸前夕接受中央各大媒體採訪

  本網訊 近日,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彭清華接受中央及地方23家媒體聯合採訪,就香港回歸15年來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內地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措施及其作用、兩地交流合作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精闢的見解。《紫荊》雜誌七月號將發表彭清華回答記者提問的主要內容。本網現全文轉載,以饗讀者。

  記者:回歸15年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經濟保持了巨大活力。前不久,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年度《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香港蟬聯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首位。請您對香港經濟現狀作簡要介紹。

  彭清華:15年來,香港特區在中央政府和內地大力支持下,成功抵禦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特別是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經濟總體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

  讓我們先看一些數據。2011年,香港人均GDP(本地生産總值)從1997年的2.7萬美元增長到3.4萬美元。在2004年到2011年的8年間,香港GDP平均增速達5.0%,是同期其它發達經濟體平均值的近2倍。香港已連續18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世界銀行對183個經濟體的營商環境排名中,2012年香港排名第2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剛剛公布的《201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連續第二年以滿分100分榮登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榜首。目前,香港已與英國、法國、日本等24個貿易夥伴簽訂了全面性避免雙重徵稅協議。

  此外,還有幾個現象也很説明問題。一是1995年,美國《財富》雜誌刊登題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預言回歸後香港將日漸衰落;回歸10年後,還是《財富》雜誌,在2007年發表題為《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當年的預言完全錯誤。二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香港被國際投機勢力列為狙擊對象;而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時候,香港卻成為相當一部分國際資金的避風港,美國《時代》雜誌還創立了Nylonkong(紐倫港,即紐約、倫敦、香港三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名詞。三是上次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經濟連續五六年處於低迷狀態;而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香港經濟不過1年多就走出低谷,實現復蘇,公共財政持續增長,失業率降至歷史低點,應對經濟風險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明顯增強。正如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所説,香港回歸15年來的發展變化,證明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目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錯綜複雜,歐債危機持續發酵,西方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香港也面臨着新的困難和挑戰,在經濟、社會和民生領域,也存在不少深層次問題。但香港具有良好的基礎和特殊的優勢,背靠祖國,具備克服困難、迎接挑戰、化危為機的有利條件。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出了“穩中求變”的施政理念,受到香港社會和市民的認同。我對香港的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

香港慶回歸焰火晚會

  記者:回歸以來,內地對香港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中央政府“挺港”、“惠港”措施接連出台,您能否介紹這方面的情況?

  彭清華:香港能取得今天的經濟成就,是香港同胞善於抓住機遇、靈活應變、自強不息的結果;同時,也離不開祖國的大力支持。上世紀60年代,國家開通三趟快車,建設東深供水工程,為香港提供穩定價廉的鮮活食品和淡水供給,成為香港社會穩定和工業起飛的重要支撐。70年代石油危機,香港人心惶恐,中央政府擴大國産石油供港,幫助香港渡過了難關。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香港製造業北移,成功實現經濟轉型,奠定了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

  回歸以來,中央政府應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的要求,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香港的發展。特別是在推進兩地經濟合作與交流方面,1998年廣東省和香港特區政府建立了“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機制;2003年以來,中央有關部門與特區政府簽署了CEPA及8個補充協議,推出了對原産地為香港的産品全面實行零關稅、對港開放47個服務貿易領域、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允許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等重要舉措;2009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廣東省與香港特區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11年3月,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將港澳單獨成章,進一步明確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定位;去年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期間,宣布了中央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促進兩地合作的“36條”政策措施。這些舉措,為兩地經濟合作與交流建立了制度框架,搭建了政策平台,有力地促進了香港經濟的發展。回歸15年,特別是2003年以來,中央政府大力度、高密度、寬範圍地出台支持香港發展的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和對香港同胞的關懷。

彭清華與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左)、香港特區第三任行政長官曾蔭權一起參加酒會。

  記者:您如何評價中央一系列“挺港”、“惠港”措施對香港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彭清華:概括起來説,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直接促進了香港經濟的發展與民生的改善。例如,2003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和“非典”疫情的影響,香港經濟陷入谷底。簽署CEPA,特別是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帶旺了香港的人氣,刺激了消費需求,拉動了就業,推動香港旅遊業率先復蘇,並帶動整個經濟回升。在金融方面,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融資,支持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等,為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供了新的機遇。截至2012年4月底,內地在港上市公司695家,佔港交所上市公司總數的45.8%;市值11.87萬億港元,佔香港上市公司總市值的58.7%。今年1至4月,經香港銀行處理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額達7,483億元,佔同期全國總額的96.4%。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分別達到5,523億元和1,220億元,合計6,743億元。目前人民幣債券發行額累計超過2,200億元。生活保障方面,目前內地供應的豬、牛、雞佔香港市場的70%以上,東江水佔香港淡水供應的75%以上,大亞灣核電站向香港供電佔香港社會用電量的25%。內地已成為香港最主要的生活資料和能源供應地。

  二是消除了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些基礎設施瓶頸和體制性障礙。回歸以來,通過大型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了珠三角地區的基礎設施布局,為構建區域現代流通網絡奠定了基礎。同時,通過建立粵港、滬港、京港等區域合作機制,拓展了區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通過CEPA及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大大拓展了兩地服務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所有這些,都推動內地與香港的合作,尤其是珠三角的區域經濟合作向全方位、寬領域、高互補的方向發展。

彭清華送別到訪中聯辦的香港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候任人梁振英,右為中聯辦副主任李剛

  記者:有人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形容為“送大禮”,對此您怎麼看?

  彭清華:“送大禮”的説法,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同胞對中央政府“挺港”、“惠港”措施的讚譽之情。但客觀地講,這些政策措施不能簡單地看作單方面“送禮”,它既是香港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習近平副主席今年“兩會”期間在參加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討論時指出,推進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既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國兩制”的內在優勢,不僅有利於港澳自身發展,而且有利於推動內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可以説,這是“一國兩制”的制度設計所蘊涵的能夠同時造福內地和港澳的一種內在動力和獨特優勢。這段話含義深刻,對於我們深入理解和把握兩地合作與交流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在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和內地企業最大的境外融資中心,香港還是內地重要的貿易夥伴和出口通道。截至2011年底,港資企業在內地投資總額累計5,267.1億美元,佔同期內地吸收境外投資的45.1%,港資企業在內地吸納了數千萬勞動力就業。1993年以來,內地企業通過在香港上市,累計籌資31,946億港元,不僅籌集了發展資金,而且對轉變企業經營機制,提高管理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兩地實現貿易額2,835.2億美元,香港成為內地第五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不斷躍升和經濟開放度不斷提高,內地與香港的合作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與以前偏重於引進資金和項目的情況相比,現在內地省市到香港招商,洽談服務業交流合作的多了,考察城市建設和社會管理的多了,開展人才引進與培訓的多了,聯合進行海外推介的多了,利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的多了。這説明,在內地的發展中,香港能夠發揮作用的領域更多了,扮演的角色更加豐富多彩了。

  由此可見,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既體現了中央堅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決心和誠意,也是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需要,是利國利港、互利共贏的。

香港舉行慶回歸嘉年華

   記者:前段時間,在兩地往來中出現了個別摩擦現象,比如內地小童在地鐵上進食、個別學者發表情緒化言論、“雙非”孕婦赴港産子等問題,引起兩地民眾關注。對此,您怎麼看?有什麼建議?

  彭清華:我認為,這些問題的産生有其客觀原因,不必大驚小怪。兩地有着不同的歷史境遇、文化氛圍、社會制度、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發展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某些問題上産生一些矛盾,這是很多地方在不同時期都存在的現象。去年,內地訪港旅客已達2,810萬人次,相當於香港常住人口的4倍。如此大規模的人員往來,有一些摩擦在所難免。這些矛盾和摩擦,決不是兩地交往的主流。

  我認為,解決存在的問題,一是要正確看待和尊重彼此的差異。相互體諒,相互尊重,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二是要理性做好疏導工作。對一些偶發事件要客觀解讀,理性分析,積極疏導,而不要意氣用事,無限放大,火上澆油,甚至因噎廢食。三是要完善合作機制,加強溝通協調。譬如,因個別香港導游強迫內地游客購物引發爭執的問題發生後,兩地旅遊主管部門搭建聯合規管機制,使旅遊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明顯改善。又如,特區政府與廣東省就防止內地孕婦“衝關”赴港分娩進行商談,聯合採取措施,問題已初步得到遏制。

  兩地深化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記得回歸前我曾到過香港,那時商場的營業員、出租車司機普遍不懂普通話,內地人到香港,外出觀光、購物都很不方便。現在,不僅大多數營業員、出租車司機會講普通話,內地也有不少年輕人會聽或會講廣東話。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回歸以來,兩地人員往來更加密切,各個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強。每當香港經濟民生遇到嚴重困難的時候,中央政府和內地民眾都及時出手相助;每當內地同胞遇到嚴重自然災害的時候,香港市民無論男女老幼、富貴貧弱,都慷慨解囊,奉獻愛心。這充分體現了兩地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不能因兩地交往中發生一些個別事件去誇大矛盾,否定兩地合作交流的巨大成果,也不會因此而改變兩地經濟發展融合的大趨勢。

彭清華主任在慶回歸前夕接受中央各大媒體採訪

  記者:駐港中資企業在促進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情況。

  彭清華:中資機構在香港經營的時間較長,像中銀、華潤、招商局、港中旅的前身在新中國成立前都已在港經營。新中國成立後的頭30年中,中資機構在香港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銀行以及同內地有關的貿易、航運、旅遊等方面,機構也不多。改革開放後,有關部門、地方和企業紛紛在港設立新的公司或分支機構,中資機構的規模和業務迅速擴大。2003年以來,隨着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和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加之香港經濟環境顯著好轉,駐港中資企業抓住各種商機加快發展,資産質量不斷改善,盈利能力持續增強。截至2011年底,駐港中資企業達3,375家,總資産規模達10.2萬億港元,凈資産3.3萬億港元。與1997年相比,企業數量增長了近1倍,總資産增長了5倍,凈資産增長了15倍,整體負債率下降了17個百分點。目前,駐港中資企業已是內地在境外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企業群體,成為香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多年來,駐港中資企業對國家、對香港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一方面,他們利用植根香港的有利條件,與跨國公司、當地知名企業以及內地其它企業合作,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中起到了“排頭兵”作用。另一方面,他們利用香港國際化的優勢,通過在港上市、協助內地企業上市和直接投資等形式,優化配置國際資源,在貫徹“引進來”戰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駐港中資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中資企業率先作出不裁員、不減薪的承諾,與廣大市民共度時艱,增強了人們應對危機的信心。中資企業還積極支持慈善、青少年教育和環保等公益事業,樹立了服務香港、惠澤社群的良好形象。可以説,駐港中資企業已經與香港經濟社會融為一體,盛衰與共。

彭清華出席香港童軍100周年晚會並接受大會紀念品

  記者:展望未來,您如何看待兩地經濟合作與交流的發展趨勢?

  彭清華:李克強副總理去年訪港時,提出香港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進程中,可以發揮“三大作用”,一是通達國際市場的窗口和平台作用,二是服務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三是聯繫兩岸四地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從這三大作用看,我認為兩地經濟合作與交流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兩地合作的領域和內涵進一步深化拓展,從經貿領域拓展到科技、教育、衞生、文化、體育、法律、國際仲裁、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格局,合作的重點是以金融等為主的高端服務業。二是區域合作更加緊密,香港作為亞洲重要的國際都會,將進一步加強與珠三角地區分工合作,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優質生活圈,增強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三是兩地企業聯合“走出去”,通過優勢互補,以聯合投資、聯合投標、聯合承攬項目等方式加強合作,提高兩地企業的競爭力,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記者:香港回歸15年來,“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讓全球華人倍感振奮並滿懷期待。現在,香港同胞正在慶祝回歸15周年,作為中聯辦主任,您對未來有什麼樣的期望?

  彭清華: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胡錦濤主席接見港澳地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時,殷切希望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這四句話的總要求,是貫徹落實“一國兩制”、辦好香港的事情、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要意所在。我相信,只要香港各界繼續貫徹這四句話總要求,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抓住國家“十二五”機遇,同心同德,開拓進取,香港就一定能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在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作出新的貢獻,創造新的輝煌。



彭清華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 2012-03-06
彭清華在廣東省2012年香港新春宴會上的致辭 2012-02-06
彭清華在港島各界新春團拜會上的致辭 2012-01-31
彭清華在香港各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上的致辭 2011-09-02
彭清華在香港青年領袖論壇上的致辭 2011-03-26
 
國家領導人論香港
習近平會見梁振英2013-03-18
李克強會見梁振英2013-03-18
張德江會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訪京團2013-04-27
more...
 
中聯辦負責人講話
張曉明主任《在<包玉剛 我的爸爸>英文版發布儀式上的即席講話》2013-06-27
張曉明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2013-03-08
黃蘭發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會員周年大會2012-09-17
more...
 
 
視頻信息
   
 
     
   
 
     
 
專題專欄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
香港各界援助蘆山地震災區 >>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 >>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 >>
香港各界援助汶川、玉樹地震災區 >>
走進奧運 >>
關注十七大 >>
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 >>
more...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1302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