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華媒:白皮書深度系統闡述一國和兩制 宣示底線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 2014-06-12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題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的白皮書。境外華文媒體予以密切關注,分析認為,這是香港回歸以來,中央首次就「一國兩制」在港各個範疇的實踐作出全面闡釋。白皮書宣示的是中央的底線,也是「一國兩制」的底線。

  香港《大公報》11日評論稱,國務院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是國家首份以此為題的白皮書。白皮書在此時發表,清楚表明中央絕不允許反華力量意圖篡奪香港特區管治權。白皮書宣示的是中央的底線,也是「一國兩制」的底線。

  評論指,白皮書是政府就某一重要政策或議題而正式發表的官方報告書,被視為政府對國民和國際社會正式發布訊息和政策的一種手段。

  評論認為,白皮書作出了正本清源的回應,如黃鍾大呂般發出警示:「要始終警惕外部勢力利用香港干預中國內政的圖謀,防範和遏制極少數人勾結外部勢力干擾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

  全面闡釋「一國兩制」 為政改立牌指路

  香港《文匯報》11日文章稱,白皮書首度全面總結「一國兩制」在港實踐歷程,是中央對港方針政策的一次重要宣示,對未來「一國兩制」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文章評論稱,中央通過白皮書全面表達了對香港政改的原則立場,清楚劃定依照基本法和人大決定落實普選的法律底線和普選産生的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的政治底線,對香港的普選討論具有正本清源、立牌指路的作用。

  文章指,「一國兩制」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從而開拓前進。白皮書翻譯成7種外國文字發表,讓國際社會了解香港在「一國兩制」歷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説明「一國兩制」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以正視聽推動政改

  大公報引述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齊鵬飛分析稱,白皮書首次深度系統闡述「一國」和「兩制」的關係,明確將中央和特區的關係切實納入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運行。對過去一些模糊片面的認識進行正本清源、以正視聽,將推動香港政改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有關規定的基礎上前進。

  齊鵬飛指出,中國政府自從1991年建立白皮書制度以來,共發布了88個白皮書,這是首個關於香港的白皮書。發布這一白皮書的大背景是中英聯合聲明簽署30周年、基本法出台24周年、香港回歸17周年。

  「對於香港的發展,尤其是『一國兩制』實踐過程中,一些階段性、規律性的特徵開始逐步顯現出來。」齊鵬飛表示,這一白皮書是對「一國兩制」實踐的基本歷程、基本經驗、現實啟示、香港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做出的比較深度、系統的闡釋。

  他強調,香港政制發展的確出現了認識不一致的情況,但白皮書把一些基本的原則説得很透了,會對香港以普選為主要內容的政制民主化進程,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香港《明報》11日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室主任陳欣新表示,白皮書所指的外部勢力,不能太狹隘去解讀,以目前形勢看外部勢力還是一個籠統的稱呼,並沒有具體指某個特定的主權國家、組織或者個人。

  陳欣新認為,干預中國內政的具體表現形式多樣,比如説對於屬於中國內政的事務,按道理其他主權國家應該予以尊重的部分,若其他國家在香港做出某些行為或利用香港做出某些行為,就是干預中國內政,但要視乎具體事情。

  香港《星島日報》刊文稱,中央用了一年的時間準備這本官方宣示政策文件,再翻譯成七國語言,不會是為了針對個別一兩樁事件。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6609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