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央視評論:白皮書呼喚命運共同體意識

來源: 央視網          發布時間: 2014-06-12

  為什麼要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香港回歸17年,兩地就像共同生活在一個家庭,生活得越久,一家人之間的關係理應越發牢固,但我們發現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近年來部分港人存在反內地情緒,無論是反內地游客還是反內地孕婦,甚至街邊一泡尿、休息時候該蹲着還是坐著,都會引起兩地網民的尖銳觀點分歧。這些不是小事,都是值得我們正視的問題。

  【「一國兩制」白皮書的推出應時應景】

  根據全國人大的解釋,香港在2017年可以實現特首普選,並最終實現立法會普選。這對香港的政治發展歷史來説是一個質的飛躍,而在香港政府拿出2017年普選方案之前,需要有一份明確基本原則和有方向性的指導方案。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説,香港和內地關係的發展可以説到了一個瓶頸階段。香港回歸前,在香港人的印象中他們眼中的內地一直都是一個發展緩慢,文明進程落後的地方。而這十幾年來,內地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港人原來對內地的印象大相徑庭,這對港人來説産生了諸多不理解,內心需要有一個調適過渡的階段。

  從經濟發展來看,香港和內地的經濟發展處在一個各自發展各自的現狀,並未形成統一的發展步調,但其實香港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需要協同。

  【需糾正只講「兩制」不講「一國」的誤區】

  與此同時,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的制度經歷了近17年,這17年來,無論內地還是香港,對「一國兩制」的概唸有諸多不正確的認識,常常出現只強調「兩制」不講「一國」。進而導致港人的獨立意識趨強,而對內地居民來説,中央對香港政府的惠港政策亦有很多不理解之處。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有一份對「一國兩制」成果進行系統歸納的頂層設計,促進兩地百姓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和理解。

  【「一家人」的矛盾如何化解?】

  我們需要用「和而不同」的眼光看這個問題,人和人之間看久了都會有缺點,我們不能一次改掉全部缺點,便需要相互尊重,多看對方的優點,相互欣賞互相鼓勵。

  從白皮書中就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內地最大的外資來源就是香港,佔比將近50%,超過了美歐的總和。可以説,沒有香港對改革開放的支持,內地的現代化進程也不會那麼迅速。

  當然,香港人也要看到中央對香港地區如母親般無私的關愛和幫助,非典時期,中央將抗非典的器材和藥物第一時間無償提供給香港;金融危機期間,中央政府先後推出14項措施支持受挫比較嚴重的香港來應對金融危機。如果沒有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香港的今天也許不會這麼好過。

  可以看到,香港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聯繫在了一起,香港和內地是天生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堅信,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沿着「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基本法的軌道穩步前進,香港同胞與內地民眾共享偉大祖國的尊嚴與榮耀,共擔民族復興的責任和使命,必將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文/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任亦云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5464126611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