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無處不在——感受深港一體化快速通關

來源: 新華網          發布時間: 2014-01-27

  與生活在深圳的家人團聚了一個假期之後,香港居民楊小姐和男友動身返港。在深圳皇崗口岸,楊小姐先是來到了出入境自助查驗信息採集點,這是她第一次嘗試「自助通關」。

  「以前都是走港澳居民通道,有時候要排隊,自助通道快多了。」早已自助過關無數次的男友陳先生告訴記者。

  在採集點完成了個人信息備案後,楊小姐徑直走向自助查驗通道,面前是兩道地鐵閘機般的閘門。刷一下《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第一道閘門打開;再進一步,按下指紋,第二道閘門打開。3秒鐘內,楊小姐的出境通關順利完成。

  包括「一簽多行」的深圳居民在內,持用特定證件的內地居民也開始享受自助通關服務。這個由深圳邊檢總站自主研發並於2005年率先啟用的旅客自助查驗系統,設計初衷為免除人工查驗帶來的文化、語言差異,實際上顯著提升了經常來往深港兩地人員的通關速度。

  據深圳皇崗出入境邊檢站介紹,其下轄的福田口岸目前是深圳邊檢總站業務量最大的自助查驗信息採集中心,口岸裏的40條自助通道年驗放量達2718萬人次,佔福田口岸旅客總流量的58%。

  多環節的自助服務,帶來的是無處不在的便捷。「平均45秒鐘」——這是一輛車通過深圳皇崗海關通關驗放的時間,背後是一套「自動核放系統」的24小時不停的保障。

  據皇崗海關物流三科副科長李玥介紹,「自動核放系統」的關鍵在於三個設備:車輛認證設備、司機認證設備和電子地磅。

  「車輛將進入通關通道時,前兩個設備會讀取車輛信息和司機個人信息,然後電子地磅會同時自動採集車輛和貨物的重量數據。電子閘口在採集完數據後,會將實時採集的數據與後台預申報數據和海關風險數據比對,來決定閘口開啟還是關閉。」李玥説。

  在傳統的人工模式下,每條通道都需要安排關員上崗,而現在只需要4名關員在監控室內,便可以完成18個通道的通行處理。而皇崗邊檢採用的「快捷通」系統,還讓司機在駕車過通道時,按壓指紋機、面朝攝像頭,當即便完成生物信息核對。所有的邊防檢查,3-5秒鐘自動完成,最後道閘打開。

  變「人工查驗」為「自動查驗」,這是加快轉關驗放、減緩口岸通關壓力的最大秘密。「這構成了完整的一套物流體系,對無風險貨物及車輛快速驗放,對於有風險的進行控制,轉為機檢和人工查驗。」李玥告訴記者。

  皇崗海關貨運查驗場,一輛「永固紙業」的貨櫃車在平板車的帶動下緩緩駛入機檢掃描通道,掃描圖像同步反映到海關機檢關員的電腦屏幕上——這輛有海關風險的車輛,正在接受海關的技術檢查。

  據皇崗海關介紹,相當於車輛「X光檢查」的技術檢查,採用的是一種「非侵入式」的查驗方式,避免了對貨物外包裝的開拆,又避免裝卸過程中對貨物的損壞。

  「不用開箱倒箱,就能把集裝箱裏的貨物看得一清二楚,不受天氣影響,速度又快,」皇崗海關的一位關員一邊看着屏幕上的車輛「透視圖像」,一邊説,「原來我們對出入境車輛的檢查通常需要一個小時,通過技術檢查只需要3分鐘。」

  「這一系列的自動驗查,極大地提高了海關的監管效能和風險防控能力,又能減少人為干預,降低了廉政風險和執法風險。」皇崗邊檢站邊檢處參謀朱凱説。

  在服務深港一體快速通行方面,皇崗邊檢站還特別開設了跨境巴士「一站式」自動驗查系統、跨境學童免下車查驗模式、自駕車專用通道,以及接駁內地與香港救護車、為返港治療的患者護航的「生命通道」。

  根據最新規劃,今年年內皇崗邊檢和香港賽馬會合作,將建一條全自動的馬匹的查驗通道,使香港的賽馬快速地往返香港賽馬場和廣州從化的賽馬訓練基地,為香港「馬照跑、舞照跳」的生活形態提供有效保障。(陳寂 齊湘輝)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5464119147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