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香港古建築保育 讓“歷史刻進日常”

來源: 人民網          發布時間: 2016-08-26

  香港法定歷史建築舊灣仔郵政局,在鬧市的高樓旁樹立了近百年(攝影:吳玉潔)

  建築是城市的肌理,一磚一瓦都各有故事,時間給建築打上斑駁的印記,又將建築刻進城市人的共同記憶。在香港,近1500座歷史建築,每一幢都記載着一段“香江風雲”,連起來就是最寫實的城市發展史。因此,歷史建築活化工作對於香港,不單只是賦予老樓以新生,更是整座城市對下一代的文化饋贈。

  古建評級細分 珍視每處歷史痕跡

  從漁村到摩登都市,香港發展高速並且善於適應,中西文化、古今傳統,種種元素都能夠被這座城市很好地吸收融入,這種獨特的城市性格,在不同的歷史建築上都能找到痕跡。中式的紅磡觀音廟、東南亞風格的虎豹別墅以及歐洲建築特色的“雷春生”,這些老建築都是不同歷史時期及城市文化的“硬寫照”,是香港獨有而不可取代的有形資源。

  近半個世紀前,香港《古物及古跡條例》生效,這座城市中的歷史建築第一次受到系統性保護。如今,香港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歷史建築評級系統,按照古建築的歷史價值、建築價值、稀有性、保存狀況、群組價值和社會價值等因素,對每一處文物古跡評級分類。

  香港古物古跡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介紹,之前對歷史建築的評級主要集中於1945年以前的戰前建築,隨着市民對具有“集體回憶”的歷史建築愈發重視,一批如美荷樓公屋、邵氏片場錄影廠等“新古跡”,因為建築自身的時代意義和濃郁的香港特色,也被納入了評級範圍。“除了法定歷史建築外,其他受到評級的古建在改造、拆除時並不受限,我們評級的目的,是希望讓市民認識到該建築的歷史價值,不至於讓其在城市發展中埋沒。”

  香港的歷史建築大多面積細小,星落密布在高樓大廈之間,自然和諧地成為街景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將區域內林散的古建串聯起來,形成歷史文化氛圍、打造文化地貌,也成為香港古建保育工作的思考重點。“文物徑”應運而生,通過“文物徑”串聯起同一區域內分布的歷史建築,方便游人沿途游覽古跡,了解該區的發展及演變,目前為人熟知的“灣仔文物徑”、“中西區文物徑”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從保存到活化 讓“老樓”重獲新生

  在香港旅發局向游客推薦的旅行線路中,“保育、孕育——投入香港本地文化”的線路很是特別:“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參加手工創作活動,於饒宗頤文化館享受午餐,逛逛由戰前老房子改建而成的中醫藥保健中心‘雷生春’。”其實,這條集文創、醫藥和休閒為一體的路線,全部景點都是由香港的古建活化而來。

  “活化”,是香港古建保育的精髓所在。將舊有的建築翻新修整後,賦予適合的歷史作用,讓老建築以新方式參與城市發展,比起將建築孤零零的圈起封閉,更能加強市民對古建的了解。香港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於2008年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就是最著名的工作計劃,通過招標選出有能力的非牟利團體,將政府産權的古建“再利用”,賦予舊大澳警署、雷春生、前荔枝角醫院等十余座老樓新的社會價值,在充分發揮旅遊吸引力之外,更成為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林筱魯主席説,“特區政府在活化其擁有産權的古建時,是‘三條腿’走路,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是其中一條。此外,當特區政府覺得某個古建有商業價值時,也會拿出來公開投標,尋找合適的商業團體運營,例如1881(前香港水警總部);又或者將古建指定給某個部門或單位使用,如香港終審法院現址就位於舊最高法院大樓內。”

  所以走在香港街頭,不經意間也許就遇上了某個古跡,如果不是看到樓前牌匾上記錄下的古建變遷,你甚至會身處古跡而不自知。這正是香港古跡“活化”的魅力。在百年的現代化發展中,這裏仍舊保存下濃郁的城市特色,唐樓、公屋、街巷、廟宇,破舊斑駁的古建從活化中得以新生,沉澱歷史之餘讓城市也更鮮活。

  邊實踐邊反思 政府市民共同努力

  五十年的時光,香港在古建保育工作上越做越好。林筱魯説,他親身體會着社會在此工作上的不斷進步,看到越來越多“懂保育、懂運營、懂歷史”的社會團體參與到古建保育的工作中。“特區政府也是摸着石頭過河。1881、雷春生、饒宗頤藝術館,這些以往完成的活化項目受到批評也好,受到稱讚也罷,都讓我們反思如何做的更好。”

  目前,香港已經評級的歷史建築中,7成左右都歸屬私人所有,如何處理私有産權和古跡保育的工作,也是目前面對的難題。“除了採取‘以地易地’的政策,香港特區年初還撥款5億港元成立了保育歷史建築基金,以加強對公眾的教育宣傳和古建維護工作,‘夥伴計劃’和歷史建築的私人業主,都可以申請來自政府提供的保育資助。”

  除此之外,古建築活化工作的消防、架構等專有建築標準尚缺;公權力和專項資金的使用監督辦法等問題也在實踐中不斷發現。“香港系統性地進行古建活化工作也不過是近十年的事情,成績舉目皆知,但問題更亟待解決。”林筱魯説,“再比如,不同於內地的磚木結構,香港現有的古建築大多是水泥搭建,這在技術處理上也是一個難題。”

  人們常説“港味十足”,味從何來?得益於相似的高樓間不一樣的老建築。香港古建活化保育的成功,不僅源於市民對歷史建築的保護熱情,也因為特區政府政策應時應勢的推行。正如林筱魯所言,“我相信通過對歷史建築的保育活化,香港的歷史肌理可以做的很複雜,香港是有能力將歷史文化沉澱下來的。”(吳玉潔)

  香港法定歷史建築舊灣仔郵政局,在鬧市的高樓旁樹立了近百年(攝影:吳玉潔)

  正在修葺外墻的灣仔“藍屋”,特區政府對古建維護有專項基金支持(攝影:吳玉潔)

“港味”十足的街道,或許正因為老建築和新樓宇的交相輝映(攝影:吳玉潔)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39412925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