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聚焦民生經濟議題 謀劃香港未來發展——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解讀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17-10-12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全面闡述她以及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及政策。施政報告務實、高效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香港各界期待報告得到充分落實,以實現將香港建設成法治、文明、富足、仁愛的國際都會目標。

  “破”與“立”展現管治新風格

  林鄭月娥改變過去1月份宣讀施政報告的安排,改在特區立法會復會後不久的10月份。11日當天在特區立法會議事廳,林鄭月娥也一改往屆特區行政長官從頭至尾宣讀施政報告的慣例,僅用40分鐘將報告的要點宣讀完畢。

  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陳國基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施政報告的發布時間改為10月是為了讓特區立法會議員有更充足的時間來審議和討論報告;而只宣讀報告要點既可以讓聽眾抓住重點,也可留出更多時間與媒體見面,體現了行政長官務實的作風。

  陳國基透露,為了發布首份施政報告,林鄭月娥在上任後3個月內,多次召集特區政府各部門官員討論,而她自己更親自撰寫了“港人首置上車盤”(合資格的香港市民購買首套住房)和“每年新增36億元教育開支”等內容。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表示,作為一位有37年公共行政經驗的特區行政長官,良好管治是她對問責團隊的首要要求。為此,她將特區政府主要的諮詢機構“中央政策組”改組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並吸引有志青年加入。此外,她建議將效率促進組歸入創新及科技局,將法律援助署歸入政務司司長辦公室。

  同時,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建議在港設立一所全新的公務員學院,以加深公務員對國家發展和中央與特區關係的認識,從而幫助特區政府增加作為事業“促成者”和香港“推廣者”的新角色。

  這一系列改變也體現了林鄭月娥包容、兼聽的氣質。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表示,特區行政長官正是聽取了許多行政會議成員的建議,改變了施政報告的宣讀方式,顯得更有前瞻性,展示了耳目一新的管治風格。

  特區立法會議員吳永嘉認為,這些“破”與“立”很好地體現了林鄭月娥的施政新風格。改組“中央政策組”可以將香港不同範疇、不同背景、不同界別的高級別官員納入到同一個體系相互交流,這將極大地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推出更多惠民便民的措施,包括更多的改革措施。

  數字與事實讓惠民措施“有感”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惠及普通市民和大眾的新政策,包括增加長者每月發放3435港元的“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向“兒童發展基金”注資3億港元,動用50億港元幫助老舊住宅改善檢修和消防標準等。

  特別是施政報告宣布的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400港元的市民提供最高300港元補貼的計劃,以及改革利得稅為兩級稅制的計劃,讓數以百萬計的普通市民及香港眾多中小企業為之歡呼。

  香港公共交通智庫幹事陳迪遙認為,公共交通是香港市民最必要的支出之一,報告中宣布的交通費補貼,讓香港市民直接、真切地感受到特區政府給予的幫助。這項措施還將有助於減輕兩地來往及出差人員的負擔,可以鼓勵兩地更多的交流合作。

  作為中小企業合夥人,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分會副會長黃華燊認為,施政報告提出的稅制改革將有助提升香港競爭力,除了惠及本地中小企業,還有利於香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吸引大灣區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投資者來港發展。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的另一項惠民措施“港人首置上車盤”房屋新政策,香港研究協會9月的調查顯示,有近六成的受訪者表示支持,顯示香港市民對這一新政策充滿期待。

  緊跟國家發展大計為港商鳴鑼開道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透露,特區政府目前正在與中央政府協商,期待與中央政府部門在年底前簽署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協議。

  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林鄭月娥表示將把原有機構更名為“推進大灣區建設及內地合作督導委員會”;同時將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專責協調相關中央部委及廣東和澳門事務。

  林鄭月娥在報告中提出,特區政府全面提升駐內地辦事處的網絡和職能,幫助港人港商更好地把握內地機遇。

  事實上,林鄭月娥上任百天以來已多次訪問內地並拜會中央政府部門和機構,特區政府各司局長到訪內地40多次,探討加強兩地合作空間。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認為,面對全球複雜多變的政經環境,施政報告抓住國家發展戰略,讓香港能夠更好地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機遇,推動高增值産業的發展,以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認為,施政報告緊貼國家戰略,一系列新政策將有助於從政府層面打通關節,為港商開拓新興市場和參與區域經貿發展“鳴鑼開道”。

  創新科技助推發展多元經濟

  創新科技發展是香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定下目標,將在5年內把香港本地研發總開支佔本地生産總值的比例,從目前的0.73%提升至1.5%。她還提出在科技人才培養和創科創投基金方面增加投入,繼續支持香港金融科技發展。

  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認為,特區行政長官不單把創新科技放在較前位置提及,而且也計劃成立高層次、跨部門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並親自擔任主席,可見特區行政長官對創新科技的高度重視。

  洪為民説,施政報告設定的提升本地研發開支相對本地生産總值的比率,這對香港未來向創新型驅動經濟升級十分重要。另外,施政報告提及審視現行法例及法規,掃除阻礙創科發展而不合時宜的條文。這兩點回應了科技業界多年來的訴求。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落實相關政策,打造智慧城市。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羅范椒芬表示,人才是發展創新及科技的關鍵元素,香港必須提供誘因和配套條件吸引外來人才,同時加強培育本地人才,以滿足發展新經濟的需要。她深信在特區政府的積極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努力下,香港可以成為國際創新科技的中心。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兼創業中心主任陳雙幸説,施政報告談及創科發展的篇幅頗多,也提供了大方向,反映特區政府對創科的重視,讓人感到鼓舞。特別是開放數據方面,企業如果有足夠數據加上分析,可以開發更多智能産品和服務,鼓勵創科行業的發展,實現城市智慧化。(記者 顏昊 周雪婷  參與采寫:戰艷、張雅詩、張歡、李濱彬)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9719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