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來源: 《紫荊》雜誌          發布時間: 2018-03-02

  今年是國家推行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重大日子。在習近平總書記於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背景下,這個國家改革開放的里程碑對香港的意義特別重大。

  內地,尤其是廣東省的改革開放,促使香港從以製造業為主、産值較低的經濟結構,成功轉型為以高端現代服務業為主、産值較高的經濟體。這個經驗清楚説明,香港的發展從來都是與國家緊密相連,我們在掌握國家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中國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主要經濟體,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在“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下,香港受惠於國家的迅速發展,可以積極參與國家的重大發展策略,包括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同時,香港作為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可以將國際聯繫和國際經驗延伸至內地,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也可以與內地的企業共同開拓海外市場和機遇,促進內地的經濟發展。

  香港缺乏土地和人力資源,難免限制了本地産業的發展。通過與內地互利共贏的發展策略,特區可以內地為腹地,利用內地的豐富資源,促進香港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可利用香港的優勢,協助內地進一步開放、開拓新的産業和提升專業水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是以此概念為導向。特區政府會積極推展大灣區發展戰略,推動政策突破,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內城市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訊息流。

  特區政府亦會繼續積極配合內地有關部門的工作,促成更多便利港人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事實上,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已分別在去年8月及12月公布了兩批便利措施,充分體現十九大報告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方向。已公布的便利措施涵蓋教育、就業、創業和日常生活等範疇,讓在內地港人在相關領域享有內地居民的同等待遇,逐步消除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到內地工作和生活的憂慮。加上各項大型跨境基建,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蓮塘/香園圍口岸,即將相繼落成,交通往來方便快捷,將大大拉近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的距離。我相信這些重大基建的連通將有利於政策的互通和進一步的民心相通,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應能感受到這些轉變為他們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可能仍會有人擔心,透過大灣區建設促進珠三角經濟發展會對香港造成更大競爭,不利香港經濟發展。以史為鑒,改革開放後,雖然香港的製造業大量遷移到珠三角,在珠三角建立了世界工廠,反過來又産生了大量的服務業需求,刺激香港發展先進的現代金融、貿易、運輸物流以及商業和專業服務。這説明兩地經濟緊密相連,是“一加一大於二”,而非“你輸我贏”的零和關係。

  自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就一直積極參與珠三角區域的建設。放眼未來,香港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配合國家發展“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無限機遇,將繼續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功能,在國家的發展中再作貢獻。

  (作者:林鄭月娥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原文發表於2018年3月號《紫荊》雜誌)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