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從“不看中醫”到推廣中醫——一名香港年輕中醫師的成長故事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18-03-05

  “我2001年報考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專業時,中醫在香港是一個新科目,還沒有畢業生,我的家人和中學老師都對學中醫的前景有疑慮,但我堅持自己的選擇。”

  在香港知名中醫診所、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中,註冊中醫師周志豪如此描述自己當年報讀中醫專業時的景況。

  香港在回歸祖國後才開始出現正式培養本科生的中醫學院,“80後”周志豪算是最早的幾批中醫專業本科生之一。他回憶,當初不顧家人反對堅持這一選擇,一是因為“覺得從醫可以幫助別人”,二是因為特區政府力倡發展中醫,讓他感到“學習中醫可能會是一個新的發展機會”。

  儘管對選擇學習中醫抱着一份倔強,但當時18歲的周志豪對中醫了解不多。“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看過中醫,除了貼過跌打膏外沒有用過中藥,但是我對中醫藥很好奇。”他説,面試時,老師給他不少鼓勵,讓他把這份好奇轉化成信心,更堅定了選擇。

  回想5年的本科學習,周志豪覺得自己“挺適合學中醫,越學越感興趣,沒有覺得悶過”。由於當時中醫在香港算是新科目,教學更像一個探索的過程,周志豪感覺自己與其他20多名同學“每天都在一起發掘新的東西,學習過程很開心”。

  本科畢業後,他考取註冊中醫師資格,開始從事臨床工作,最初主要是跟診,為上級醫師做一些輔助性工作。配藥人手不足時,他也會去藥房擔任配藥員,因此也培養了自身辨藥和配藥的能力。

  工作初期,周志豪跟隨多名骨傷科老師應診,領悟來自各門各派的醫師各不相同的臨床體會和治療方法,對骨傷科的認知和興趣大增,為後來專注於這一專科打下基礎。

  周志豪説,中醫問診注重醫師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讓他以往“沉默少言”的性格改變不少。“從事中醫讓我認識很多不同的人,與他們的交流讓我增長見識。我與一些求診者的關係還由醫患變為朋友,甚至與其家人都認識,有空時互相問候,閒話家常,成為我工作的樂趣和動力。”

  讓周志豪印象尤其深刻的患者包括他剛工作不久接診的一位老人。“這位老公公按常規應由資深醫師應診,但機緣巧合之下由我這個剛工作兩三年的‘黃毛小子’應診。可喜的是一次治療後他雙腿無力的症狀就得到紓緩,之後他一直找我覆診,病情持續改善。”周志豪説,治療的成功給他“大大的信心”,而老人對年輕醫師的信任也讓他感動鼓舞。

  工作幾年後,周志豪繼續進修,在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完成骨傷科碩士課程,又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佛山市中醫院完成骨傷科博士課程。現在,他日常在雷生春堂應診,平均每天接診二三十名病人,周末不時參加社區義診活動。此外,他還兼顧大學教學工作,也不時撰寫專欄文章或接受電台訪問,推廣普及中醫。

  從醫十幾年來,周志豪感到香港市民對中醫的認知和接納日益提升,但他認為業界需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大。以他從事的骨傷科為例,香港目前使用傳統中醫正骨手法處理骨折病例的機會仍然不多,多數患者仍然習慣首先求診西醫。

  “實際上,使用傳統正骨手法,輔以夾板和外敷藥,治療骨折見效很快。因此未來我計劃先提升我們處理此類病症的成功案例,增加市民的認識和信心,相輔相成下,進而提高傳統中醫正骨手法的普及應用和技術提升。”他説。

  周志豪坦言,這也正是他選擇留在大學下屬中醫診所的原因:“自己開診所固然收入更可觀,但在大學下屬診所可以接觸更多病例,做更多研究。”

  在這座由一級歷史建築活化改建而成的診所裏,周志豪一邊向記者展示他稱之為“寶貝”的各式骨傷科夾板,一邊展望未來:“希望不久的將來,香港多一些由中醫正骨手法處理且療效較優的病例,讓市民願意選擇中醫治療。這就是我的心願。”(記者 郜婕)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23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