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醫療合作 助港人北上安居樂業

來源: 大公報          發布時間: 2018-03-22

  圖: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門診醫技樓一樓收費處設有香港長者醫療券專用窗口,為香港長者在該院使用“長者醫療券”提供便利 記者郭若溪攝

  香港與內地聯繫日益緊密,越來越多港人在內地生活,他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亦越來越大。今年70多歲的港人廖先生,原在香港一所小學任職,退休後與太太返回佛山老家置業養老,並擔任一間民辦學校的校長顧問。閒時與同一小區的幾位香港鄰居飲茶游玩,樂不思“港”;惟因慢性疾病,需定期回香港問診拿藥,往返奔波十分不便。他希望能夠在當地就醫,否則未來須考慮再度回港定居。今年全國兩會上,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言獻策,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率先嘗試更多醫療領域的合作共融,讓港人北上實現真正的安居樂業。

  有統計顯示,近年來每年有約20萬名香港居民前往內地工作,此外,因應近年內地生活水平上升,居住環境大大改善,退休後選擇定居內地的港人長者,每年人數亦有近2萬人。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希瑪國際眼科醫療集團董事長林順潮是第一個響應政策在內地建立獨資醫院的香港投資者,在深圳、北京分別開辦了獨資的眼科醫院。深圳希瑪眼科醫院也成為深港醫療合作的典範,港醫北上辦醫的範本。

  可仿傚港醫療雙軌制度

  林順潮表示,粵港灣大灣區建設,惠及人口6500多萬,其中醫療服務業的發展也是重要的一環。對比紐約灣、東京灣等的醫療水平,粵港澳大灣區還要加大力度引進國際醫療人才,解決民眾看病問題。不過他指出,目前香港醫生到內地執業仍面臨不少問題。例如做同一個手術,由於內地進口稅率較高,醫療耗材成本明顯高於香港,但手術收費又低於香港。此外香港與國際接軌,許多國際上的新藥,香港往往較內地早獲批准使用。

  林順潮認為,種種現實問題面前,大批香港醫生到內地發展醫療未必是大趨勢,但是以香港的方式進行管理和培訓、打造港式品牌則成為了新出路。如此既可提升知名度,增加一些周邊擴大收入的渠道,也能吸引國際醫療人才。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前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也認為,在提升大灣區醫療水平方面,香港可以在管理架構等方面進行經驗分享,尤其是在家庭醫療方面,香港全科醫生制度與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一脈相承,其家庭醫生與保健服務在粵港澳地區受到廣泛認同。

  高永文表示,現在內地醫療改革出了分級醫療,跟香港的雙軌制醫療制度方向類似。他稱,香港的制度就是分級醫療制度,在公立醫院方面,有基層醫療、專科中心、社區康復服務。而內地目前無論大病小病,都集中在醫院,不利於資源更好地運用。

  當前內地正在建立社區醫療,放開醫生的多點執業。在高永文看來,這是一個很關鍵的配套措施。如果醫生都在三甲醫院,不利於社區基層醫療發展。此外,香港的醫生在不同的位置有醫務委員會、醫學委員會,以及醫管局等機構管理,降低醫患矛盾,值得內地借鑒。

  簡化國際醫療人才審批手續

  就吸引國際醫療人才,林順潮表示,香港的經驗證明引進國際醫療人才,可以為當地帶來先進的診療技術和服務理念,是快速提高當地醫療水平的一條捷徑。但內地現時引進國際醫療人才手續繁瑣。

  林順潮介紹,按照現有規定,辦理國際醫療人才來內地短期行醫的手續,涉及6個部門,需要提交材料48份,經過10道審批程序,正常辦理整個過程需要3個月左右時間,手續過於繁瑣,耗時過長,且每年就要辦理一次,不利於提高醫療單位引進國際醫療人才的積極性。為此,他建議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醫療人才引進開闢綠色通道,簡化手續,並將國際醫療人才內地行醫許可一年一審改為三年一審。

  此外,林順潮還建議,香港方面考慮未來大灣區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加醫科生的人才培養規模,或者通過與內地高校合作,聯合培養人才。他透露,正在與深圳的高校商談設立國際眼科研究所。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34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