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喧天,喜氣洋洋。已有50多年歷史的元朗十八鄉天后寶誕會景巡游8日上午在元朗上演。作為慶祝天后寶誕的重頭戲,這次巡游集合了來自元朗各鄉鎮的33支花炮隊伍,還有舞龍、舞獅前來助陣,多個團體帶來了特色表演。
8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三,為中國傳統節日——「天后誕」。相傳天后姓林名默,自幼就有預測天氣的特殊本領,在海難中救人無數。香港以前是漁港,沿海鄉民和漁民多建廟供奉天后,以祈求風調雨順,漁獲豐收。如今,香港漁民人數漸少,但是「海上守護神」天后依然廣受擁戴。
天后誕作為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已於去年被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近日,香港各區70多座天后廟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慶典活動,其中元朗十八鄉天后寶誕會景巡游和西貢大廟灣酬神上香較為著名。
8日一大早,元朗各村的巡游隊伍便敲鑼打鼓來到位於市中心東南部的雞地集合,平日裏熙來攘往的道路已被封閉,讓位給表演團體。小朋友們也換上表演服裝,手捧迷你版獅頭參加巡游,場面十分熱鬧,吸引許多市民和游客前來圍觀拍照。
上午約十時,巡游隊伍來到元朗大球場進行匯演。龍獅隊身着各色服裝,表演動作整齊有力。各花炮會的花牌造型別致,五顏六色的彩旗在風中飄揚。匯演結束後,隊伍行至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大樹下天后廟酬謝神恩。
參加巡游的其中一支隊伍由山西商會組織,人數約50人。據該會負責人蔡先生介紹,自1963年起,元朗慶祝天后寶誕會景巡游每年都會舉行,已成為元朗每年最大最熱鬧的盛事之一。
巡游隊伍中的元朗村民陳先生告訴記者,在天后誕前夕,各花炮會將新造的花炮送到大樹下天后古廟擺放。踏入子時,元朗十八鄉的鄉紳和花炮會負責人一起到廟內參拜,並由一名德高望重的鄉親以傳統方式朗讀祝文,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當日的匯演節目豐富,氣氛熱鬧,觀眾們看得不亦樂乎,紛紛拍手叫好。匯演完成後還舉行「抽花炮」儀式,抽籤決定各座花炮得主。陳先生表示,一般人都以為第一炮是最好,但其實名為「丁財兩旺」的第三炮才最受人們喜愛,被認為有好意頭。巡游隊伍也會由第三炮得主帶頭先行。
市民張小姐第一次參加天后寶誕會景巡游,她表示,天后誕是一個有趣也很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特色。(記者 丁梓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