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香港青年學生參觀侵華日軍731部隊遺址

來源: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發布時間: 2015-01-02

731部隊潰逃前自行炸毀了全部建築,這是731部隊鍋爐房殘留建築物。(圖片來源: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本網訊 香港青年學生京哈冰雪體驗團在哈爾濱期間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是二戰期間侵華日軍進行細菌武器研究的大本營,是發動細菌戰爭的基地。遺址佔地面積610萬平方米,二戰期間,侵華日軍在這裏建立了一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部隊,稱為731部隊。731部隊用活人做實驗,進行了活人解剖、凍傷試驗、活人鼠疫實驗、人與馬血互換、人體四肢互換等慘絕人寰的活體實驗。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數千人在實驗中死亡。

  1933年東北淪陷時,日本侵略者在五常縣背蔭河建立以軍醫石井四郎為首的「細菌研究所」,稱關東防疫給水部, 對外稱「石井部隊」或「加茂部隊」,並逐漸擴大至3000人左右的秘密細菌部隊。1937年,研究所遷至哈爾濱平房區,改稱東鄉部隊。後來又在海林、林口、孫吳、海拉爾等建立了分支隊。1941年改稱為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對外稱滿洲第七三一部隊。截至1942年,侵華日軍731部隊共研製生産了至少10種用於攜帶細菌病原體的炸彈,合計2000余枚。1945年日本戰敗後,731部隊潰逃前自行炸毀了全部建築,銷毀了所有罪證。

731部隊進行活人凍傷實驗模擬像。(圖片來源: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講解員向青年學生講解731部隊罪證。(圖片來源: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7353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