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媒體聲音 | 珠海支持澳門的“力”在哪?

2019年06月20日 17:45:25 來源: 南方日報
分享到:

  據澳門所需,傾珠海所能。

  澳門—珠海一極,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定位的重要極點。

  上月底,2019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在澳門召開,粵澳雙方在會上共同簽署了《實施〈粵澳合作框架協議〉2019年重點工作》等9份合作協議,涉及建設大灣區澳珠極點等多項內容。

  事實上,自去年10月以來的大半年時間,包括橫琴在內的珠海相關部門奔赴澳門20余次,雙方洽談合作、對接規則、謀劃創新,尋找珠澳建設深度合作示範區的最優解。一個共識是,珠海將據澳門所需,傾珠海所能,舉全市之力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珠海支持澳門的“力”在哪?從珠澳雙方發展實際及合作現狀來看,這個“力”至少要有四道,即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破壁”之力,謀劃産業多元的“崛起”之力,補足用地短缺的“空間”之力,以及促進文化互動生活互通的“融合”之力。

  “破壁”之力:規則銜接要下大功夫實功夫真功夫

  珠海有着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

  《規劃綱要》“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一章中,專辟單節陳述如何“推進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

  制度創新是橫琴擴大對澳開放的重要任務。促進與澳門的規則、制度、機制的聯通、貫通、融通,緊鄰澳門的橫琴首先要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

  回顧10年開發建設歷程,橫琴在打破規則、制度壁壘的探路中有不少敢為人先的嘗試。

  譬如,為澳門投資建設項目開闢申報綠色通道,開設澳門商標申請人服務專窗,為澳門居民辦理不動産登記開通綠色通道,在企業專屬網頁中搭建澳企專區。不動産專窗、商標專窗、稅務專窗、公證專窗……在目之所及的範圍內,橫琴不斷嘗試優化營商環境的摸索。

  引入粵港澳三地聯營機構進駐辦公,是更為直接的方式。在橫琴新區,內地與香港、澳門合作的三地聯營律師事務所、三地聯營建築工程諮詢公司相繼掛牌運營。

  中銀—力圖—方氏三地聯營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和執行合夥人李煥江認為,雙方的銜接可以更進一步。以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為例,原橫琴的規定僅以“港澳永久性居民”為條件。而今年3月出台的《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則限於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

  新政策實施後,原來本應受惠的其他永久性澳門居民的既有優惠如何得以延續和補充?李煥江建議,進一步放寬或補充稅收優惠適應範圍,並盡快出台所得稅優惠配套政策,包括制定較寬鬆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認定範圍等,尤其是針對到大灣區創新創業的港澳年輕人。

  障礙要一個一個攻破。珠澳雙方要實現規則銜接上的“破壁”,必須要下大功夫、實功夫、真功夫。符合兩地需求的管理模式要加快推進落實落地,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起來,貫通、融通、聯通。

  2016年底,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政策的落地是一項實質性的突破,實施以來不斷放寬申請條件,目前總配額已增加至2500輛。不過,實際的操作中,也給使用者帶來一些麻煩。

  澳能(橫琴)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國飛向記者透露,目前入出橫琴的單牌車申請程序還是較為繁瑣,此外每三個月需在網上提交申請並前往澳門車管所進行驗車,方可繼續使用。許國飛説:“希望以後可以更加簡便,就像在澳門本土一樣,有保險就能上路。”

  “橫琴對於澳門可以更加開放,許多管理制度方面的問題可以讓澳門也加入其中。”廣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許德友認為,“甚至可以把橫琴作為澳門的一塊‘飛地’,在這塊空間裏,實現兩種制度的對接模式,既有內地的管理模式,也有澳門的元素,在司法、公安、教育、醫院等方面都可以做出嘗試。”

  “崛起”之力:夯實薄弱産業基礎謀劃多元新路子

  上月召開的珠海市委常委會上強調,要進一步加強與澳門的産業協作,聚焦聚力發展特色金融、科技創新、醫療健康、跨境商貿、文旅會展、專業服務等優勢産業,着力謀劃更多促進澳門産業多元發展的新路子。

  從目前發展現狀看,上述六大産業均已邁開發展的步子。與此同時,由於原本的基礎薄弱,目前大多項目還處於建設期,尚未形成産業集群和規模效應,並且大部分為傳統的商務服務業,高新技術佔比不多、戰略性新興産業也比較少。

  無論從先天環境、地理區位,還是産業基礎來看,旅遊業都已是橫琴發展相對成熟的産業。隨着今年4月《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方案》的獲批,長隆科學海洋館、星樂度·露營小鎮等一系列新的旅遊項目也將在年內陸續上馬。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構築休閒灣區一節中,澳門的定位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而橫琴則主要是配合支持港澳的旅遊發展,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在訪澳游客中,全年在澳門的平均逗留時間只有1.2日左右。單靠澳門自身的旅遊業吸引力,還無力支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這一定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産業規劃部部長、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王福強告訴記者,要讓旅客留得住、住得久,旅遊業態就要更加多元。隨着未來科技旅遊、文化歷史、休閒度假、養生保健、郵輪游艇等業態的逐漸豐富,游客體驗將更深入,逗留時間也會更長。

  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是《規劃綱要》對於澳珠極點提出的重要要求。本月10日在珠海召開的2019年珠澳金融合作會議上,雙方草擬了九大方面專項工作方案,涵蓋共建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在內。

  “澳門的經濟、金融功能相對香港而言是比較弱的,而珠海也並非經濟非常發達的珠三角城市,如何通過珠澳融合發展,吸引香港、深圳、東莞等城市的投資者到珠西地區投資戰略性新興産業,形成珠西地區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氛圍,應該是下一步需要有所突破的領域。”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建議。

  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也是《規劃綱要》的重要內容。相對港深、廣佛極點,澳珠一極的科技創新能力基礎較為薄弱,需要借助對岸優勢力量,並將自身既有優勢發揮到極致。

  在2019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上,珠海市政府與澳門科技大學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參與領導還參觀考察了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今年3月,澳門大學也與橫琴新區牽手共建産學研示範基地,第一期項目將於今年內進駐。

  “與港深一級高校相比,澳門大學由於歷史原因有些方面相對薄弱,但在珠澳一極,澳門大學是灣區西岸唯一一所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公立大學。”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告訴記者,澳門大學希望借鑒和學習鄰近地區科技創新的成功經驗,促進科研能力的提升。“目前也在探索適合澳門本地區的科研成果轉化模式,以促進大學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反哺社會。”

  “空間”之力:留足可用空間、盤活現有空間、補齊配套短板

  在澳門3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約65.6萬人口,空間不足是澳門經濟發展的一大掣肘。為澳門發展留足空間,是珠海橫琴的一大任務。

  不久前,記者從權威渠道了解到,橫琴新區約1.3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擬調整為産業用地,具體修編工作正在進行中。除此之外,橫琴全島的非澳項目用地審批將暫緩,建議非澳項目方與澳門資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以此全力保障涉澳項目用地,盤活現有空間支持澳門發展。

  此外,今年2月起,將橫琴土地出讓交由市政府統籌,以充分保障涉澳項目在橫琴全島的用地需求。

  記者梳理發現,5平方公里的粵澳合作産業園用地推進步伐今年有所加快。為協調解決産業園項目開發建設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已累計召開45次“政企面對面”工作例會。截至目前,園區已有供地項目24個、用地總面積2.43平方公里、總投資約773億元,其中21個項目開工。

  園區剩餘的2.57平方公里土地,則由澳門特區政府牽頭項目落地機制,已收集超過20個項目申請。重點瞄準高新技術産業和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端服務業,吸引高端技術和高層次創新人才落地。

  在林江看來,橫琴新區的最重要作用是幫助澳門中小企業實現轉型和升級。從當前現狀看,澳門中小企業比較難以在傳統的旅遊博彩業佔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充分享受發展的機會,從而要尋找另類轉型升級的方式,也就是要通過與內地的融合尋找商機。

  “橫琴新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給澳門的中小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空間和載體。”林江説。

  以建築行業為例,受制於澳門狹小的土地,相關建築行業的機會也受制於澳門酒店業、大型基建的周期性質。一旦基建工程完成了,原先業務量看似飽滿的建築行業馬上會遇到“寒風”。

  “就中小建築行業而言,珠海對於澳門最大的支持之一,就是通過把包括珠海在內的珠三角地區的建築工程招投標機會,也開放給澳門的中小建築企業。”林江補充,這還需要解決澳門和內地建築行業資質的認定問題。

  作為來自澳門的中小企業代表,珠海全朋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國成將創業地點選在了珠澳跨境工業園區。在他看來,目前橫琴在很多方面的配套設施還沒有做足,距離他所在的位置相對較遠,對於創業的年輕人來説生活成本相對較高,而跨境工業區則已經相對成熟。

  今年以來,橫琴也在協助澳人辦公和跨境往來等方面,落地了一些實在的舉措。譬如,在橫琴總部大廈掛牌全國首個跨境辦公試點樓宇,啟用9萬平方米麵積的跨境辦公試點樓宇,吸引了20多家企業和機構入駐;開通了跨境通勤專線也覆蓋該樓宇,以方便澳企員工往返於琴澳之間。不過,距離真正便利的琴澳雙城生活還有一定差距。

  陳國成建議,橫琴要吸引更多人才前往,除了落實各項補貼外,首先還要補齊生活配套的短板,盡快將人才住宅建起來、用起來。

  “融合”之力:澳門在橫琴的發展要展現出自身特色

  “珠澳之間要實現融合性的發展,澳門在橫琴的發展也要展現出自身的特色來。”在許德友看來,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而肩負建設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重任的橫琴,承擔着巨大的歷史使命。

  深度合作的“深”字,最終還是體現在“人”上。當前,橫琴的一大重任便是,要讓澳門企業和澳門人願意到這裏來,認為到這裏來適宜發展、適宜生活。

  今年,橫琴開通了橫琴—澳門跨境通勤專線,面向橫琴的澳資企業員工和在橫琴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增強了部分澳門居民往來兩地的便利。

  記者在長期採訪中發現,時常往來琴澳兩地的澳門人,多為創業者或企業職工,而他們的澳門家屬,有許多卻不了解,甚至不曾聽説橫琴。究其緣由在於,這裏尚不足以成為他們生活甚至工作的首選。

  陳國成告訴記者,就澳門本身而言,由於日常薪資相對較高,選擇創業的年輕人並不算多,願意主動前往內地創業的就更少。而在生活層面,目前的橫琴包括跨境工業區附近,都還沒有成熟的商圈、娛樂配套和生活服務等。

  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生活服務、教育、醫療、居住、養老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多次提到,將爭取今年9月前開工建設“澳門新街坊”項目,這個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將使得澳門居民在橫琴生活獲得更好的保障。

  今年6月,橫琴首次與雙一流大學聯手辦學,將合辦三所公辦學校(園),涵蓋幼兒園、小學和初中階段。更早前,橫琴與澳門2所學校在澳門締結為“姊妹校”,將開展葡文培訓班,進一步加強與澳門的文化交流。

  “當前我們要破解的難題就是如何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橫琴新區黨委副書記李偉輝説,“對孩子們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重視傳統教育,開設中國文化方面的課程,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去年有9萬澳門人前往橫琴新區綜合門診部就診。佔全部就診人數的10%。記者了解到,該院以骨科為主的中醫技術深得澳門居民的信任。而該門診部升級後的人民醫院橫琴分院,將在今年下半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今年7月1日起,常住橫琴的澳門人將可試點享受珠海醫保,這意味着澳門居民可通過內地社保,在全國1萬多家醫院就醫。另外,澳門的醫療券和醫保在珠海橫琴的使用也在探索中。

  今年,正逢澳門回歸20周年,珠海橫琴新區開發建設10周年。這一年來,珠海市與橫琴新區在珠澳合作的探索中,在不斷的交流磨合中尋找最優解。

  越來越多的人期待,在珠海全市之“力”的支撐下,珠澳雙方攜手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把大灣區的宏偉藍圖變成粵澳深化合作的生動美好現實。(南方日報 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