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非遺澳門(之一) | 粵劇:南國紅豆煥新枝

2019年07月05日 21:21:25 來源: 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
分享到:

編者按:

  今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其中明確賦予澳門“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使命。

  作為中西文化交融之城,澳門這片土地孕育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特別推出“非遺澳門”系列策劃,讓讀者在非遺之旅中感受“文化澳門”。

 

粵劇:南國紅豆煥新枝

圖片來源:澳門文化遺産網

  紅豆生南國

  粵劇是流行於廣東、廣西及香港、澳門的劇種。因演唱使用廣州白話,即俗稱的粵語,故名粵劇。

  明末清初,弋陽腔、昆腔傳入廣東。清代咸豐、道光年間,廣東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為基本曲調,兼收高腔、昆腔及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用“戲棚官話”為基本語言,間雜以粵方言,逐漸形成粵劇。

  粵劇有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六類行當,表演帶有質樸粗獷的特色。粵劇化裝簡練,色彩濃艷,服裝多采用廣繡,精美華麗,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周恩來總理曾形容:“崑曲是江南的蘭花,粵劇是南國的紅豆。” “南國紅豆”從此成為粵劇的美稱。

  2006年,粵劇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小城粵劇情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穆欣欣曾介紹,澳門現有三張世界級文化名片——澳門歷史城區、粵劇和“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足見粵劇對於澳門這座南方小城的文化意涵。

  據史料記載,清咸豐、同治年間澳門就有粵劇演出。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珠三角地區的第一座現代戲院——清平戲院在澳門開業,不少粵劇名家名旦都曾在此處演出,粵劇在澳門一度呈現繁榮景象。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着各類文化娛樂業的興起,粵劇逐漸式微。為使粵劇有更多演出機會,澳門舉行了澳門藝術節、澳門粵劇曲藝社團匯演等活動。

  澳門有着不少粵劇演出團體,但多屬業餘性質,主要有澳門粵劇曲藝總會、澳門街坊總會粵劇培訓中心、澳門勵進粵劇社、澳門工人粵劇團等,並有數十個粵曲社團也時有粵劇演出。

演員在首屆文化傳播日活動上表演粵劇。新華社圖

  如今,在澳門文化中心、永樂戲院等場所,粵劇劇目不時上演;每逢節慶,澳門的廟宇等處也會搭建臨時戲棚,讓人一睹粵劇風采;在已走過30個年頭的澳門藝術節的演出中,粵劇始終佔有一席之地;文化傳播日上,也能找到粵劇的身影……粵劇,已成為澳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生生不息。

  共謀新發展

  作為嶺南文化的瑰寶,粵劇也得到了粵港澳三地的共同保護和傳承。

  粵港澳三地政府從2003年開始籌劃粵劇“申遺”工作,並將每年11月最後的一個星期日定為“粵劇日”,以拓寬觀眾視野,弘揚粵劇藝術。

  近年來,三地簽訂有關合作框架協議、開展粵港澳粵劇群星薈活動、實施粵港澳青年戲劇交流計劃、合作改編劇目、共同演繹粵劇等,極大促進了粵劇的保護與傳承。

粵劇《鏡海魂》。圖片來源:央廣網

  今年,澳門文化局和佛山粵劇院聯手打造的粵劇《鏡海魂》分別在大灣區的幾大藝術節上演。除精彩的粵劇唱腔之外,還融合了廣府童謠、鹹水歌、南音説唱的等元素,展現了粵劇的不斷創新。

  相信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文化合作下,粵劇這顆“南國紅豆”必將煥發新枝、蓬勃發展。

(本網綜合,資料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中新社、中國文化報、澳門文化遺産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