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非遺澳門(之三) | 南音説唱:邂逅澳門的説唱藝術

2019年07月19日 16:35:03 來源: 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
分享到:

  市井茶樓,一絲涼風透窗而過,年資尚淺的樂師在小小的樂壇上打點張羅,大師傅喝一口茶,不厭其煩地調校樂器音準。那邊,賣點心的吆喝叫賣着蝦餃、燒賣……在茶客談話聲中,木魚篤篤、銅鑼砰砰,瞽師一把蒼涼的聲音在説唱章回小説、民間傳奇,時而婉轉悠揚,時而盪氣迴腸,偶爾插入幾句邪不能勝正、善有善報之類的人生道理。如斯場景,是昔日澳門居民閒適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已在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淡出,聽到南音説唱的機會不多了。

  廣東南音是一種原生態的説唱體民間歌謠。在電影《胭脂扣》中,男女主角出場就是一段哀婉多情的對唱:“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愁緒,好比度日如年……”這首《客途秋恨》就是地道的廣東南音。南音的句格、聲韻要求嚴謹,旋律婉約優美,南國地方色彩濃郁,早期南音傳唱範圍多在文人雅士之中,傳統作品多為傷春怨夢之作。

  南音説唱的傳統表演形式為一人自彈秦箏、椰胡、三弦或秦胡等説表唱敘。早期節目多為長篇。後來也有二人對唱的情形,節目趨向演唱短段,並加入了揚琴、拍板、洞簫等伴奏。唱詞為七言韻文,唱腔分為“本腔”、“揚州腔”和“梅花腔”,並依不同的唱腔採用和流佈區域而有“地水南音”等的分支與別稱。

  所謂“地水”,即是對盲人的別稱,這種類似於戲曲行當的代稱,凸顯了失明的男、女南音藝人(分別尊稱瞽師及師娘)這一群體在唱説中滄桑沉鬱,既説又唱的特殊風格。

  20世紀50年代前後,由於廣播的普及和傳播,南音説唱一度興盛,60年代以來轉向衰落,目前更有瀕臨消亡的危險,澳門僅有區均祥等極少數的傳承者。

  2011年5月23日,中國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公布澳門南音説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區均祥瞽師為傳承人。2012年12月,吳咏梅被列入澳門南音説唱師娘腔傳承人,主要作品有《何惠群嘆五更》《七月落薇花》等南音音像光盤,澳門出版協會出版。

  2017年9月,澳門文化局公布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産,南音説唱等十五個項目入選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

  今日南音説唱雖然已少有瞽師的即興説唱,也不再有故事文本的長篇形式,但它獨有的地方特色及其文化藝術價值正在受到人們更為廣泛的關注、認識和充分肯定。

(本網綜合,資料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澳門文化遺産網、新華社、人民網、中新網、羊城晚報等)